(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羊城晚報財經評論員 戚耀琪
近日,涪陵榨菜因被消費者爆料在其所產的烏江榨菜中吃出腳指甲,陷入食品安全風波。近日“榨菜一哥”涪陵榨菜半年報新鮮出爐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4.22億元,同比增長5.58%;凈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37.24%。
涪陵榨菜確實是個奇葩,因為它還誕生了“榨菜指數”。這是根據暢銷全國的涪陵榨菜這幾年在各地區銷售份額變化情況,推斷人口流動趨勢的一種非正式的理論。據說是發展改革委的官員提出的,他們據此分出人口流入區和流出區兩部分,針對兩個地區的不同人口結構制定不同的政策。比如有好幾年,榨菜在華中地區、中原地區和西北地區的銷售份額上升,與這幾個地區的農民工回流增長相吻合。
從長尾效應來看,榨菜對于主流城鎮居家市民來說,并非是個剛需,只是個可有可無的調劑品。因為替換品多,也不會有剛性依賴,消費比例占比太大。但是對于流動人口尤其是中低層收入群體、農民工甚至大學生來說,卻可能是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產品。這個長尾可以非常長,涵蓋了我們不以為意的許多零星的消費群。原因就在于榨菜不但價格便宜,還能直接解決菜不夠、菜不好吃、飯不好吃的生存問題。
不過,涪陵榨菜大概是不希望大家把它和低收入消費捆綁得太直接的。所以,涪陵榨菜提出了以“榨菜升級做透,蘿卜多元做大,延伸開發零食,嘗試進入醬類”的產品矩陣,還要全力進軍餐飲渠道,重點對接星級酒店和大型連鎖餐飲,發展適合酒店佐餐自助、菜品搭配等的大包裝。這確實有一種二鍋頭要做成“小茅臺”的雄心。
如此一來,涪陵榨菜就能變得高貴起來嗎?這或許就和長尾理論背道而馳了。因為如果要變成主打中高收入群體,是要有故事支撐的。之前榨菜也不乏推出一些百元禮盒,甚至炒成天價,這些對于日常消費者來說,都不過是曇花一現的笑話。有哪個家庭會每天去消費禮盒呢?這恰恰會將它放到了高處不勝寒的位置。所以這樣的故事也是行不通的。
真的要顯得高貴,利潤翻倍,其實還是要在食品質量上努力。流程、來源、材料更加透明,生產更加健康,低鹽低熱之類也要加強??傊?,都市白領尤其是辦公室里想的,涪陵榨菜都要好好的想到,這才是努力的方向。甚至,看看現在的包裝,還得用剪刀開口,一旦開了口,還面臨著濕漉漉漏汁的狀況,顯得很不高級。又比如只是劃分辣和不辣,但是對消費者來說,又怎么足夠呢?能夠把產品做得更加人性化,才能顯示出一個企業的匠心哲學和遠見。否則就算猛打營銷,賣到五星級酒店,其實也還是那個榨菜,不會變成配菜之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