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記者 呂 東
隨著恒生銀行全資子公司恒豐理財本周獲批開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數量已增至28家,而盡管銀行理財子公司陣營仍在持續壯大,但《證券日報》記者發現,7月份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數量卻出現了明顯下滑。
根據普益標準8月11日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全部銀行理財產品共新發2762款,產品發行量環比減少748款,降幅為21.31%。在此大背景下,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也未能幸免,發行量出現明顯波動,無論是當月新發產品數量還是在售產品數量的環比均出現下滑。
銀行理財子公司當月新發產品未能延續6月份的強勢表現,在7月份僅發行1054款理財產品,環比減少417款,環比降幅高達28.35%。而從下降幅度來看,顯然,銀行理財子公司新發產品數量的降幅,要高于全部銀行新發理財產品的降幅。
在新發產品數量大幅下降的同時,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售產品數量也在同步走低。7月份銀行理財子公司共有3105款理財產品在售,環比減少176款。
對于銀行理財子公司7月份發行產品數量的大幅減少,普益標準研究員王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結合歷史數據來看,或屬于正常的季節性波動。今年6月份銀行理財市場出現了顯著的“季末、年中行情”,年中考核結束后,各機構吸攬資金的壓力相對較小,導致7月份發行新產品的動力減弱,進而影響了在售情況。
盡管7月份銀行理財子公司新發產品及在售產品數量出現“雙降”,但銀行理財子公司所發產品的凈值波動仍趨于穩定,整體處于“回暖”態勢。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銀行理財子公司所發行的1.32萬款理財產品中(處于存續期),僅有584款產品單位凈值“小于1”,“破凈”比例已降至4.42%。進入8月份后,銀行理財子公司凈值運行仍然保持穩定,截至8月11日,“破凈”產品數量為587款,與上月末基本持平。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數月前產品理財產品凈值整體出現較大下降時,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開展的一系列自購行動,在顯示出其對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信心的同時,也有助于穩定持有相關產品投資者的信心和預期。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未來理財市場的主力,其陣營不斷壯大,將加速推動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