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27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五屆新領軍者年會(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辦。論壇車輛保障工作的隊伍中,80%為新能源汽車。
本屆論壇中,關于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的話題炙手可熱,這樣一個事實同樣得到普遍認可:能源轉型的時代序幕已然在全球拉開,而中國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202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會場展示的由電子垃圾制作而成的純電動方程式賽車。 中新網 左宇坤 攝
面對競爭,電動汽車應“卷”價值
“網絡上‘卷’這個字用得很多,大概他們的想法就是價格競爭。寧德時代最不做的就是價格競爭,我們要比拼的是價值競爭。”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對“卷”的回應,引發了不少關注。
中國電動汽車的“一路疾馳”,無疑是當前中國能源轉型的典型代表。在曾毓群看來,行業的價值競爭更值得期待,我們應“卷”創新、“卷”安全、“卷”性能,而非價格競爭。
同樣談及“卷”,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也認為,汽車行業的“卷”實際上是一種轉型的焦慮。但“卷”不應該放在低價上,而是高質量發展上。
“預計今年中國電動汽車產量有望突破1000萬輛大關。汽車市場一向競爭激烈,但競爭應該是良性的,目標是滿足各種各樣客戶的要求,不過現在許多車企著急的是想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萬鋼認為,車企還是應該把競爭重點放在了解目標客戶需求上。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判斷,中國新能源汽車正被注入更多“互聯網基因”,加速從電動化駛向智能化的新高地,預計未來自動駕駛會呈現井噴狀態。
“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以更好的技術、產品、體驗向上競爭出來的。”諸多與會嘉賓表示,中國制造正向中高端躍遷,在電動汽車等行業處于技術發展前沿,并且擁有規模效應,這使其成為各國發展相關產業時頗具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面對挑戰,仍需合作破除壁壘
表現亮眼的中國先進產能,自然也在積極推進全球化布局。以被稱為“新三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例,2023年出口便首次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的出口增長主要由綠色和清潔能源產品推動,尤其是電動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經濟學和國際事務學教授陳曉陽指出,這引起了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其他國家的關注,因為這些產品可能會影響到這些國家的內部就業和市場競爭,從而引發貿易緊張。
如其所言,勢頭正猛的中國新能源產品出口正在遭遇為其“量身定做”的貿易壁壘。從一些政客大肆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到美國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大幅加征關稅、歐盟宣布擬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這都對全球能源轉型產生了不利影響。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指出,當前國際上一些國家通貨膨脹的高企,除了與貨幣和財政政策擴張有關,和整體產業鏈、供應鏈的脆弱和斷裂同樣有關。想要使全球通脹水平保持在更合理的位置,想要使科技競爭變得更加良性善意,還是需要更多的合作協調,而不是更多的“小院高墻”和“脫鉤斷鏈”。
“ ‘產能過剩’是個偽命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直言,無論從中國市場的需求還是國際市場需求來看,產能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大量增加產能來滿足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能源轉型,特別是考慮到可再生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
遠眺作為2024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主會場的大連國際會議中心。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面對未來,中國創新與投資會影響世界
事實上,中國正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不斷刷新“進度條”。從基建、能源到交通、生活,規模龐大的綠色發展增量正在諸多領域漸次形成。
數據顯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面積也來自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和設備制造國,中國在過去10年對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長貢獻度超過40%。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5.1億千瓦,中國貢獻超過一半。
在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樞剛看來,中國新能源裝機迅速增長,將給全球能源技術產業發展帶來巨大機遇。電力供應更加清潔、安全、高效、智能,將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此外他提到,伴隨技術革新,傳統火電排放已經非常低,變身清潔能源了。以華能大連電廠為例,這里的很多排放指標都已達到和清潔能源一樣的超低排放水平。能源低碳的轉型會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能源保障,也會為社會提供清潔低碳的綠色環境。
“中國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良好的政策和明確的計劃,以及太陽能、風能、電池和電動汽車等能源技術的增長推動的。”世界經濟論壇能源轉型洞察和區域加速發展總負責人伊斯潘恩·麥倫姆認為,觀察中國能源產業下一階段的創新與投資非常重要,中國發生的事情也會真正影響世界。(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