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當中,特別提出加強口腔衛生工作。我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當中,也提出了口腔健康明確指標。這些年衛健委開展的“三減三健”(減鹽、減糖、減油,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的專項行動當中,健康口腔、減糖兩項行動和口腔健康息息相關。
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俗話說,牙疼不算病,疼起來真要命。長期以來,國人對牙病、口腔疾病根本不當回事,疼得實在受不了了,才會去看醫生。
改革開放后,國外文藝作品、影視劇進入中國。人們發現,牙醫在國外,尤其在歐美發達國家,是收入和社會地位都特別高的職業,一時還理解不了。
后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逐漸意識到,如果沒有口腔健康,所謂全身健康將無從談起。近年來,很多科學研究證明,全身各個系統的疾病都與口腔疾病有關,后者甚至是前者的來源。
比如不久前,有報道說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導致阿爾茨海默癥的“罪魁禍首”之一,這種致病細菌來自于一個人們從沒想到過的“地方”:牙齦疾病。也就是說,老年癡呆的發病原因或是因為口腔病菌感染導致的。這應了老祖宗一句話,病從口入。
此外有臨床研究證明,牙齒的多少和壽命的長短直接相關。所以,我們不得不重視口腔,重視牙齒。
不過,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是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東西部地域差距很大。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過去城市的發病率高于農村,現在農村生活水平提高了,含糖食物、酸性飲料的攝入增加了,農村的發病率高過了城市。
這樣的現實提醒人們,口腔健康不光是城市人的事,不光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事,而是全中國老百姓的健康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進一步開展有針對性的大眾教育很有必要。
幸運的是,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一個科技爆發的時代??谇会t學領域里,信息化技術、數字化技術,使各項新診療技術的普及更加快速,使診療環節更加精準、更加有效。這為我國口腔醫學快速發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還有一個利好,就是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快速發展。不少此類機構很重視診療環境、服務環節、診療條件,有的已經達到或者接近國際一流水平。在北上廣地區,開始出現了口腔醫療的競爭局面。因此,有理由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資源投入到護牙、護口腔的隊伍中來,合力把疾病擋在人體的第一道關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