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李 娟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保健康復分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歐陽青
人老易患病,可能動不動就要跑醫院。但除了主動就診的老人外,還有一部分老人,他們寧愿相信保健品和偏方,非到萬不得已,絕不去醫院。在這些老人看來,平時吃點保健品可延緩衰老、強身健體;有點小恙用用偏方,買點兒非處方藥就可以了。他們相信這樣可以自己掌控,進了醫院“聽憑處置”,反而心里忐忑沒底。
《生命時報》記者在本報讀者群中所做的調查顯示,老人不愛去醫院的原因,既有個人認知偏差問題,也與客觀醫療環境有關。
“主要是看病太麻煩了。”在調查中,認為到醫院、特別是大醫院看病麻煩的老人占了大多數。杜喬(化名)說,他到省會級大醫院看病最明顯的感覺是麻煩,人特別多,排長隊掛號、找科室、候診,暈頭轉向一頓忙活后,真正問診只有三五分鐘,超過6分鐘都會覺得很欣慰了。之后還有一系列的檢查,沒有好耐性和好體力,實在是應付不來。而在患者較少的基層醫院,大夫水平又讓人有點不放心,簡直是左右為難。
“吃保健品比到醫院看病便宜,而且聽起來也挺靠譜啊。”對一些老人來說,買保健品就像在花錢買安慰。“現在保健品市場競爭白熱化,推銷人員內部都有培訓,甚至聽說他們有一本叫《話術》的冊子,專門針對我們這些老人的心理狀態講怎么推銷,聽了之后,很容易讓人深信不疑。”向無形(化名)說。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保健康復分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歐陽青認為,保健品推銷的屢屢成功,主要還是因為老人基本保健常識的缺失,再加上推銷者掌握了老人心理,有耐心、會溝通,進而讓老人失去防備。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保健品起效與否,老人都能在其中獲得一些心理慰藉,甚至不愿懷疑。
“醫院讓人覺得怪可怕的,醫生說的話聽起來冷冰冰,有時候還會越聽越沒希望。”盡管醫學領域“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限于很多現實情況,醫生很難對每個病人都做到情感上的關懷。于是,不帶情感、冷靜理智的診斷到了患者耳中,就成了冷冰冰的“判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說,面對同樣的情況,年輕人大多可以客觀思考、正確看待;老人的心理特點卻決定了,他們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被病情“嚇倒”,甚至有不理智的判斷。
李娟進一步解釋說,老人的心理主要呈現出“社會積極情緒選擇性”的特點。他們感受到未來留給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無論做任何選擇,都傾向于能帶給自己正向情緒的選項。所以,在“去醫院面對真實病情”和“聽信保健品推銷者勾畫更有希望的未來”中,他們相對更愿意相信和選擇后者。“這種心理特點是客觀存在的,無所謂好壞。比如,它能讓老人更易得到滿足,心態更好,但同時也會導致老人在就醫中的非理性選擇。”李娟說,要規避這種不良后果,關鍵還需提高老人的健康素養,讓他們相信有病了必須去醫院就診,該做的檢查也必須做,切勿隨便相信偏方或保健品。
歐陽青認為,諸如就診環境便利性差、導醫服務不到位等問題也不應被忽視。一方面,要向老人科普看病知識,讓他們知道什么病該去哪兒看;另一方面,可以返聘一些退休護士或懂全科的醫務工作者,到大醫院做導醫,盡可能縮減、理順就診流程,提高便利性,同時提高基層醫生的專業水平和服務水平,以爭取更多信任。(本報記者 張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