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是古代先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認識和理解。“五十知天命”指的是,50歲之后,知道了理想之艱難,故而做事不再追求結果,呈現豁達和淡然的態度。但這個傳統觀念最近被“打破”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60歲知天命”更符合現代人的人生發展路徑。
通常情況下,現代人從二三十歲開始努力尋找生命的意義,到四五十歲就穩定下來,對生命意義的探究也變少了。但研究人員發現,60歲后,人們又開始尋找生命的意義,此時的老人對生活感悟豐富,從容豁達。諸多研究表明,積極探索人生的人比其他人更快樂健康。
為什么現代人的“天命之年”推遲了10年呢?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分會秘書長楊萍認為,這和人類壽命延長有關。古時年過半百已是不易,生活比較局限,因此較早出現蒼老心態,對人生“看淡”;而如今,我國人均壽命達到76歲,人生長度得到拓展,才有更多時間探索生命意義。
研究人員認為,60歲開始“知天命”還有一個原因是,退休后人們不再工作,并開始出現健康問題,一些朋友和家人可能相繼離世,這讓老人對生命的認知發生了改變,開始思索該怎么生活。
楊萍說,我國老人通常60歲退休,尤其是男性,60歲之前一直都在工作狀態,很少為自己考慮;60歲后,子女基本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退休老人可以從“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喜歡什么”等問題上,重新拾起愛好,換個方式生活,不用受工作和時間的限制。所以說,60歲后更“自由”,更有探索生命的“資格”。
什么是理想的“知天命”狀態?楊萍認為,“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而是可以正視生活中的缺憾,用從容的心態面對一切,不強求事事完美,只追尋平和幸福;隨自己的心意,好好安排晚年生活,并盡量使之豐富多彩。楊萍給出了一些實用性建議:
接觸新事物。老齡化社會必須“活到老學到老”,老人也要緊跟時代,學習新知識,尤其是能讓生活更便利的新鮮事物,比如網購、網約車、移動支付等。讓愛好和科技擴展生命寬度,雖至晚年,人生還有很多“可能”。
學會交朋友。人生最難得的是“老來伴”,其既可以是愛人,也可以是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平時多聯系、多見面、多相處,溫暖的互動能消除內心的恐懼和擔憂。對于陌生人或晚輩也可以成為忘年交,不要讓年齡限制自己。
多運動。身體健康是所有生命意義的前提,建議老人每天適當鍛煉,即使生病也不要懈怠,但需量力而行。如果可以,不妨多嘗試力量訓練。
發揮余熱。退休后,老人容易陷入一種無意義感,為喪失自我價值而悲傷。此時,老人不妨開拓第二職業,或參與志愿者工作,利用自己的技能和專長,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利人利己,何樂而不為?!?記者 高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