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日從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獲悉,該院日前應用3D打印技術輔助一名左側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成功實施“左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解除患者二十余年的疼痛,助其恢復正常行走。
26年前的一場車禍,讓患者鄒阿姨(化名)身體經歷了多處創傷,骨盆髖臼粉碎骨折、膀胱破裂,小腸破裂……那場車禍帶來的除了身上刀痕累累的傷疤,還有當年手術造成的繼發性嚴重股骨頭壞死。
二十多年來,鄒阿姨一直忍受著股骨頭壞死帶來的疼痛。多年來,她輾轉多地三甲醫院求醫都無法治療。“疼得受不了的時候就自己打消炎針,緩解一點疼痛”,疼痛加重,行走入睡都困難時,鄒阿姨就自己打針鎮痛。近兩年,鄒阿姨因疼痛加重而無法行走,最后經人介紹找到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黃剛主任。
根據CT數據打印出3D模型,實現精準置換?!∧戏结t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供圖
鄒阿姨來院后經X線片及CT檢查,發現左側股骨頭壞死、形態失常,已經脫離正常的位置,且很難找到真臼,左側髖臼形態失常、部分骨質缺失。想要徹底解決鄒阿姨的問題,需要進行左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但鄒阿姨患病二十余年,且有過失敗的手術病史,手術難度系數較大,不能有任何偏差,稍有偏差,嚴重者可影響手術效果,留下后遺癥。
黃剛主任組織科室多次討論,并及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決定依靠先進的3D打印技術,為患者進行術前規劃,精準定位真臼,量身定制進行精準手術治療方案。
黃剛主任首先為鄒阿姨進行了CT掃描,將鄒阿姨雙髖關節CT掃描數據傳輸到3D打印機,按照1:1的比例用3D技術“打印”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髖關節模型。該模型將鄒阿姨的壞死關節及脫位程度和其他細節完美呈現。
借助該模型,黃主任能“直觀”鄒阿姨骨骼病變的三維立體結構,除了有助于制定詳細的手術預案外,還能利用模型進行術前模擬截骨、固定,提前預演整個手術過程,預見復雜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難題,從而提高了手術的精準率,并大幅縮短了手術時間,更降低了手術風險、減少并發癥出現。
手術歷時2個多小時,出血200ML,順利地為鄒阿姨進行了左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將人工髖關節準確地安裝在鄒阿姨的真臼內并做了牢固的固定。術后第4天鄒阿姨就已下地行走。
據黃剛主任介紹,采用3D打印計算機輔助手術“個性化”治療方案是利用CT圖像、計算機三維重建、快速成型構建骨骼解剖模型和三維手術設計模擬技術,在術前能多視角觀察,使骨骼解剖結構更能完整、直觀、立體地展現出來,從而準確評估骨折、缺損等情況,了解局部解剖結構的“個性”。
據悉,這種技術能為疾病的診斷、分類、固定方法等的選擇提供充分、直觀的依據,為臨床醫生提供更為直觀、全面的術前規劃和手術模擬,最大程度提升處理疑難復雜手術的能力,減少患者的手術風險,是精準手術的準確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