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溫多雨,雨水充沛,野外的蘑菇瘋長。一些市民因為想嘗鮮,誤食毒蘑菇,甚至生吃蘑菇,導致食物中毒!近日,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兩天內收治了5名誤食蘑菇中毒的患者。該院職業病科張伊莉副主任醫師提醒,不要憑個人經驗鑒別蘑菇是否有毒,不要私自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更不要生吃“蘑菇刺身”!一旦誤食,應盡早到醫院處理。
案例一:
35歲男子生吃蘑菇急性中毒
6月5日早上9時,林先生(化名)在天河體育中心游泳館附近看到樹下有新鮮的野生蘑菇,忍不住想嘗一口,穩妥起見,他把菌傘部分捏碎,只進食了少許碎片,后來覺得味道不太對就吐出了大部分碎片,并喝了不少水。到了中午12時左右,林先生出現惡心、嘔吐2次,并且伴有腹瀉。他意識到自己可能中毒了,馬上自行大量服用清水,下午及晚上沒有再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但是6月6日上午進食早餐后,仍然覺得胸悶,便來到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急診,抽血等檢查顯示,林先生是“急性毒蕈中毒”。最后,經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鑒別,林先生誤食的蘑菇是“鉛綠褶菇”。
案例二:
誤吃“荔枝菌”4人中毒
6月6日晚,兩男兩女緊急來到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因“惡心、嘔吐、腹瀉5小時”于6月7日收入該院職業病科。據張伊莉介紹,患者為一家人,在野外采摘了一些白灰色的蘑菇,以為是“荔枝菌”,便帶回家和冬瓜、瘦肉等一起煲湯。當天中午一家五口人喝了湯,2時多其中四人就出現腹脹、惡心、頻繁嘔吐等癥狀,隨后緊急轉到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經鑒定,他們誤食的蘑菇為“近江粉褶菇”。
“近江粉褶菇為廣東常見中毒菌屬,去年也是荔枝成熟季節的時候,我們醫院也收治了多起該菌中毒病例。”張伊莉說。
治療:
尚無特效藥,需盡早對癥治療
張伊莉介紹,毒蕈種類繁多,不同的毒蕈造成的急性中毒累及的器官組織有很大的差異,其預后及治療方法也不同。目前,根據中毒的累及組織器官與臨床表現的不同,通??蓪⒓毙远巨χ卸痉譃槲改c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損害型、腎損傷型、橫紋肌溶解型及光過敏性皮炎型等。
目前急性毒蕈中毒尚無明確的特效解藥。進食后盡早洗胃、導瀉、清除吸收的毒物,針對不同中毒類型的對癥支持、器官保護是急性毒蕈中毒診治的基本方法,對死亡率極高的肝損害型毒蕈中毒應盡早運用血液凈化治療。
提醒:
不要私自采摘食用
張伊莉提醒說,急性毒蕈中毒事件全年可發生,但相對集中發生在氣候潮濕、多雨的第二、三季度,因地處亞熱帶,毒蕈中毒的高發期常早至每年3月。
“不要憑個人經驗鑒別蘑菇是否有毒,不要私自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更不要生吃‘蘑菇刺身’!”張伊莉說,很多人覺得自己很有經驗,但其實,很多蘑菇外表看起來很像,很容易誤判,去年該科收治的多起近江粉褶菇中毒就是從化當地居民,常年在荔枝樹附近采集荔枝菌。但因外形極其相似,有經驗的居民仍中招。也有人說蘑菇顏色鮮艷的就有毒,但例如有劇毒的白毒傘、灰花紋鵝膏等樣子都是“普普通通”。“所以,我反復強調,一定不能憑個人經驗鑒別。”
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到就近醫院盡早洗胃、導瀉、清除吸收的毒物,到專業機構根據不同類型的毒蕈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避免延誤治療的同時避免過度醫療造成的損害。例如急性胃腸炎型毒蕈中毒病人是無需血液凈化治療的,而肝損害型、橫紋肌溶解型、腎損害型是需要盡早血液凈化治療的。同時,患者就診時一定要將吃剩的蘑菇、蘑菇湯留起送檢專業機構鑒別,確定所食毒蕈種類。
“如果旅途實在遙遠或無條件時,患者可先在家大量喝水,扣喉(壓會厭部)催吐和口服甘露醇等導瀉,再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