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正文之前,我們先來討論一下什么是健康經濟?之前常聽人說健康產業、大健康產業等等名詞,但健康經濟很多人可能了解的并不多,那我們該怎么理解它呢?其實,健康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一種高級形態,是傳統經濟的升級版,也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新型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的健康產業帶來了什么影響?可能影響的不只是刺激健康消費,更深遠的影響或許會讓中國健康產業和事業提前推進5-10年。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如果不以戰略的眼光應對和化解公共健康風險,病毒隨時可能來襲,歷史還有可能重現。倘若我們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補齊健康維護領域短板,大力發展健康經濟,夯實物質基礎,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中國健康事業快速發展,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體系和服務網絡基本建立,人群健康管理也取得了較大成績。當前,中國已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人民群眾對醫療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健康領域的供給能力明顯不足。以武漢為例,這次疫情就充分暴露了健康維護領域短板,疫情突然來襲,讓這座城市的醫療資源捉襟見肘,健康保障能力與水平不足顯露出來,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亟待補齊短板。
在后疫情時代,健康產業有望迎來黃金時期,健康經濟也有望成為中國發展新動能,這不僅是這次疫情本身的推動,更是中國的國情使然。
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健康需求巨大。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且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已達2.5億左右。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同時,慢性病的巨大挑戰也擺在面前。中國慢性病確診患者已達2.6億,因慢性病而引起的疾病負擔也占到整個疾病負擔的70%左右。然而,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較早地重視居民健康維護與管理,倡導并落實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發展模式,促進健康事業“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徹底扭轉十分緊迫。
2013年,中國健康服務業僅占GDP的5%左右,而美國2009年已達17.6%。近年來,中國也非常重視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2020年將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67元,但仍然不是很高,對疾病預防系統投入不足、結構不夠合理,公共衛生與防疫基礎設施、運營體系、專業人才培養等層面的投入仍較低,缺乏對投入產出科學的評估。
《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權威部門預測,到2030年有望達到16萬億元。從實際情況看,目前可能并沒有達到8萬億元的規模,甚至可能還差得比較遠,但這正讓我們看到了健康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面對這樣十萬億級乃至更大的市場,我們不能懈怠,必須實施好健康中國行動,努力提升全民健康素質。當務之急,是要加大投入以彌補健康領域短板,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大力推動健康產業的發展,只有做大健康經濟蛋糕,才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健康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一種高級形態,是傳統經濟升級版
健康產業是輻射面廣、吸納就業人數多、拉動消費作用大的復合型產業,具有拉動內需增長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天然具有成為支柱產業的發展潛質。究其原因,還因為健康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每個人的追求。對于每個人而言,失去了健康,很快就可能失去一切!健康有多么重要,健康產業的發展就有多么重要。
伴隨著健康經濟越來越成為發展的根本要求,人們也需要重新審視健康產業,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可能讓中國健康產業和事業提前推進5-10年,可以說是“危”中有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國高度重視,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取得了顯著成效。實際上,年輕人多不太重視健康,所以進入中老年階段身體堪憂,這次疫情被病毒擊倒的也大多是老人。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封進表示,這次疫情感染的60歲以上老人大概占了80%,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致死率高。從國外情況來看也是如此,年齡越高致死率也越高,原因是老年人免疫力或者抗病毒能力非常脆弱。所以,現在老年健康管理非常嚴峻。
長期以來我們重治療、輕預防,健康管理最不受重視,沒有一個明確的部門負責健康管理。
封進教授指出,資源向大醫院集中,使得基層醫療薄弱。世界上健康管理主要就是控制慢性病,以社區和全科醫生為主導,中國一般醫生不愿意做全科醫生。為什么說要建立守門人制度?這次疫情做得比較好的像新加坡,還有臺灣地區,都是以全科醫生為主要健康維護的國家和地區。從全世界來看,全科醫生守門人制度做得越好的國家,相對人均預期壽命長,醫療費用低。
就是治未病,不要等生病才治病。
封教授還提出了健康守門人機制,認為可以分流三級醫院的病人,激勵健康醫生為簽約人做好健康維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群眾的健康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和健全的制度之上的。相信,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今后全民健康的觀念將越來越深入民心,而健康經濟的迅猛發展,也必將為全面小康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