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院士科技峰會-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產學研交流對接活動,9月23日-24日在廣州舉行,包括8位院士在內的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活動,共同探討生物醫藥產業前沿課題以及廣州地區生物醫藥發展的機遇。
峰會由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辦公室主辦,廣州市科技局指導,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作為支持單位,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廣州健康醫療大數據聯盟、新發傳染病疫苗研發技術聯盟、廣州智慧醫療產學研(知識產權)技術創新聯盟、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等協辦。
花城院士科技峰會--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產學研交流對接系列活動是2020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的重要活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醫科大學教授鐘世鎮表示,中藥研究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出力已有范例,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就是主要代表。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技術要提高,目前采用超聲、微波等技術后,實現了效率高、產量優。他說,中醫藥傳承中要創新,創新中要能超越。名老中醫的珍貴經驗,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加以傳承。
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姚新生教授認為,傳統中醫藥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人類的共同財富。傳統中藥不應單純是作為西藥創新藥物的原料,應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世界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姚新生說,傳統中藥材是中國天然藥物的主體。傳統醫藥學在歷史上對一切古老民族和國家的延續和發展、壯大,都發揮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對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來說尤其如此。中國天然藥物可以分為傳統中藥、民間藥、民族藥、國外傳入的藥物,但傳統中藥材占的比例最多、起的作用最大,構成了中國天然藥物的主體。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程京認為,中國應該盡早實施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也就是從頭到腳、從分子到器官、從心理到環境的健康管理。全人、全程指的是從出生到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希望依靠技術,最后能夠做到每一個人生的健康、逝的安詳,對中間全過程進行實時的監控,爭取做到想病不易”。
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介紹,2015年全球干細胞產業規模635億美元,年增長19.8%,2018年超過1000億美元。2015年中國干細胞產業規模300億元,年增長66.67%,2021年將達到1500億元。
峰會期間同時組織院士團隊、相關領域的成果推介,大會以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并開通網絡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2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