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醫二院風濕免疫科來了一位27歲的小伙子,他右足反復潰爛,四肢多個關節可見大大小小黃白色疙瘩,關節畸形,觸目驚心!醫生判斷,這些黃白色的疙瘩是痛風石。一查他尿酸竟高達597umol/L!腎臟B超提示他雙腎椎體回聲增粗增強,已出現痛風腎的改變!
在人們的印象中,患痛風的主要群體是中老年人,離年輕人似乎還很遙遠。才27歲,沒有基礎病的小伙子怎么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呢?
幾乎不喝白開水 常年把飲料當水喝
痛風,簡單來說就是嘌呤代謝紊亂導致尿酸升高,繼而引發關節腫痛。人體內的尿酸主要來自以下兩個方面:
1. 人體的蛋白質分解產生的產物,經過酶的作用形成的內源性尿酸。
2. 食入的嘌呤類化合物等,經消化、吸收和酶的作用形成的外源性尿酸。
“近年來痛風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這與生活水平提高,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有很大關系。”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風濕免疫科黃文輝主任醫師介紹,痛風跟飲食關系密切。比如,經常吃海鮮、大魚大肉、愛喝酒可引起外源性尿酸升高造成痛風,這些很多人都聽說過,但你是否知道,高糖、碳酸等飲料同樣也可引起血尿酸升高。
在醫生的追問之下,小伙子透露:從青春期開始,他就每天喝大量的飲料,“幾乎不喝白開水”。
“很久以前就開始發現關節會突然隱隱作痛,以為是運動受傷,后來發作越來越頻繁,覺得不對勁。”他說。他根本沒意識到,飲料也是引起尿酸升高的重要因素,是痛風年輕化的原因之一。
對于這位小伙子來說,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戒飲料、多喝水,堅持規律服用降尿酸藥物,當尿酸長期穩定達標(存在痛風石、腎結石的情況下,尿酸控制在300umol/L以下),痛風石還是有望逐步溶解,阻止對骨質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莫忽視另一個痛風“幫兇”——果糖
如何預防痛風?很多人都知道嘌呤高的海鮮是“幫兇”,應少吃,但還有另一個“幫兇”——果糖也不可忽視。果糖進入人體后能轉化、促進嘌呤的合成,也就是說果糖的其中一種終產物就是尿酸。
那么,什么食物中含果糖比較多呢?主要是在水果和蜂蜜中,但日常只是吃些水果一般不會導致果糖攝入過多,除非大量吃特別甜的水果如荔枝、龍眼,有可能引起血液中尿酸過高。
另外,碳酸飲料中也含有大量的果糖,入口后給人一種爽口提神的清涼感,在口感上可以提高飲料檔次。健康人每天果糖攝入量為30~80克(平均40克)。但如果長期大量喝碳酸飲料,易造成果糖攝入過多,尿酸顯著升高就在意料之中。
痛風石是長期沒控制好尿酸造成的。如果體內尿酸水平太高,血液里溶解不下,會慢慢地在關節、皮膚中凝結成結晶,形成痛風石。痛風石不只影響美觀,還會破壞關節和骨骼。尿液是尿酸排出人體最主要的形式,想要遠離痛風,少喝飲料多喝水、勤排尿是靠譜的做法,白開水就是最便宜和健康的選擇。
一般人每天排尿量約為1000-2000毫升,平均約1500毫升,所以建議平常人每天盡量要喝夠1500-1700毫升水。有痛風史的人更需要多喝水、多排尿,每天建議飲水2000毫升以上??傊?,養成沒事多喝水的習慣,醒來喝水、睡前喝水、工作累了喝水……這對預防痛風是有好處的。除了喝白開水,有喝茶習慣的人也可以適當喝些淡茶水。
專家提醒,痛風可控可治,一旦查出痛風,關鍵在于控制尿酸,可到正規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切勿盲目相信各種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