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人們的護膚習慣和觀念正在發生改變。5月25日為全國護膚日,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等單位近日聯合發布后疫情時代,全國居民科學護膚習慣的調研結果。結果顯示,有26.6%的人認為自己的皮膚與疫情前相比存在著變差的情況;部分居民佩戴口罩后可引起面部皮膚、呼吸道及眼部敏感不適,且口罩佩戴時長越長,出現這些問題的概率越高,其中以面部敏感最為常見,多表現為皮膚瘙癢、泛紅。
上述調研在6600多名參與者中展開了線上問卷調查,針對長期佩戴口罩等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皮膚問題,收集了消費者的反饋。
防疫期間,隨著佩戴口罩日趨常態化,人們對“口罩臉”癥狀及相關皮膚修復問題的探討也與日俱增。上述接受調查的居民普遍反映的問題主要包括:毛孔粗大,色素堆積與面部暗沉,爆發痘痘、閉口及粉刺,面部出油,面部干燥,角質層變薄或感覺皮膚屏障受損,皮膚泛紅或出現紅血絲,皮膚瘙癢、口罩刺激不適等。
調研發現,92.3%受訪者佩戴的是普通醫用口罩,但使用海綿口罩、棉質口罩等的人也不少。而佩戴時間越長,皮膚出問例如發生粉刺膿胞、紅斑水腫、瘙癢刺痛、干燥脫屑等癥狀的風險越高。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院長楊斌表示,出于皮膚健康的考慮,對于普通公眾在安全的環境下可縮短口罩佩戴時間,出汗后要及時擦干皮膚、更換口罩。另外也可以在佩戴口罩前在面部涂一次保濕乳,鼻托或耳戴部位要注意防護。
由于最常用的醫用口罩有阻水層,比較憋氣,加之天氣熱,容易出汗,有的人就在醫用口罩內再戴一層棉口罩,或者墊一層紙巾,認為加強防護又能吸汗。
“不建議這樣的做法。”楊斌指出,首先,口罩的密合性是有效阻擋病毒的關鍵,多戴一層口罩或墊紙巾都可影響外面醫用口罩的密合性,無法有效防護;其次,這樣會加大呼吸的阻力,人會本能地加大加深呼吸,既影響機體健康,也同樣影響口罩密合性;此外,皮膚本身含有水份,實現屏障功能,棉布、紙巾吸了汗,一直“泡著”皮膚,或者長時間后干了帶走皮膚本身水份,這兩種情況都會破壞屏障功能,皮膚干燥出油更容易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