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收到一名因病情危重,從醫聯體成員單位轉診的頸椎損傷患者。脊柱外科主任醫師吳杰、副主任醫師黃鐘為其成功實施了顯微鏡下頸椎前路減壓固定融合術,使原本四肢癱瘓、無法動彈的患者得以正常自由地活動并最終康復。
顯微鏡下手術更安全有效
汕大醫附一院脊柱外科醫師在接診時發現,該患者雙上肢肘關節僅能輕微活動,所有手指均無法動彈,雙下肢完全喪失知覺且無法活動。磁共振檢查提示,患者第4/5及第5/6頸椎間盤髓核嚴重突出,壓迫頸部脊髓神經,考慮為外傷導致脊髓神經損傷所致。因此醫師診斷,進行手術以解除脊髓壓迫是恢復患者脊髓功能的關鍵一步。
據汕大醫附一院骨科團隊介紹,傳統的手術方法在肉眼直視下進行。但由于手術部位深、頸椎間隙狹小,導致手術操作空間有限,視野照明欠佳,會對手術的安全性帶來隱患,減壓是否徹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刀醫生的經驗及操作手感。此外,頸椎前路手術涉及脊髓、神經、血管、食管、氣管等重要結構,稍有不慎可能導致患者脊髓神經損傷招致嚴重并發癥。
因此,經過討論,團隊決定為患者實施顯微鏡輔助下頸椎手術。此類新的手術方式利用顯微鏡自帶的光源系統,直接照射手術視野,提供良好的術中照明,來彌補傳統手術中光線不足的缺陷;同時能夠放大手術視野達10倍以上,提供三維立體成像,通過精細操作,大大減少了醫源性損傷的發生率,使得手術更加安全,減壓更加徹底。
醫聯體雙向轉診救治重病患者
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無手術并發癥發生,很快可以自由活動,雙手能握拳,能夠做拿湯匙進食,在攙扶下短距離緩慢行走等基本的日常動作,癥狀較入院時明顯改善,X片顯示鋼板及螺釘位置良好。
據了解,該患者原就診于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龍湖醫院,屬汕大醫附一院的醫聯體成員單位。由于病情危重,患者轉入汕大醫附一院進行進一步治療。術后1周余病情穩定后即轉診回龍湖醫院,繼續接受后續康復治療,目前已康復出院。
汕大醫附一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雙向轉診過程中,“汕大模式”醫聯體下級單位將病情嚴重的或疑難病轉向院本部進行診治及手術,上級醫院的病人病情好轉后又轉向下級單位接受后續康復治療,這種模式可以緩解醫療資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