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尿病史的老年人,偶爾測血糖時可能會發現數值比年輕時高了一些,有些甚至高出了正常水平,便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其實,年紀大了,血糖高點不用太緊張。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曾對3000多人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71~90歲、處于糖尿病前期的老人,僅不到10%在6.5年的隨訪中進展為糖尿病,相比之下,恢復到正常血糖水平、保持穩定的情況更常見。也就是說,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未來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較低。這種“血糖輕度升高”更可能是一種年齡相關性變化,因為隨著年齡增大,機體各項機能逐漸衰老,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也會減弱,從而導致調控血糖的功能下降,引發機體血糖升高。
對血糖偏高的老年人進行藥物等干預并不一定能帶來更多健康益處,甚至可能產生有害影響,比如過度診斷、焦慮以及低血糖引起的老年癡呆等。此外,強化降糖導致低血糖的危害可能大于血糖偏高的風險。對于身體虛弱且預期壽命有限的人群而言,糖尿病前期無關緊要,幾乎可以忽略;即使對大多數健康老年人來說,糖尿病前期也不是優先考慮的問題,而是控制其他慢病。
不同情況的老年人,即使確診了糖尿病,血糖“正常”“達標”的控制目標會有所不同。
對于健康、預期壽命較長的老年人,糖化血紅蛋白應低于7.5%,空腹或餐前血糖達到5.0~7.2毫摩爾/升,睡前血糖在5.0~8.3毫摩爾/升之間即可。比如不到70歲的糖友,如果治療效果好可有20年的預期壽命,控糖標準需要相對嚴格。但對于健康狀況復雜或較差、預期壽命有限、治療獲益不確定的患者來說,糖化血紅蛋白可放寬至8.5%,其余兩項也放寬至5.6~10.0毫摩爾/升、6.1~11.1毫摩爾/升。比如高齡人群或腫瘤晚期患者,控制目標以不發生高血糖昏迷等急性并發癥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