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妙妙近一年半來一直被便秘困擾,她5天~8天排便1次,大便干結,排便十分費力、疼痛。家長曾帶著妙妙先后在多家醫院就診,給予多種藥物口服、小兒推拿、灌腸等治療,癥狀無明顯緩解,幾乎每次都要用開塞露才能解決問題。由于長期大便干硬導致肛門損傷,孩子出現肛裂,大便帶有鮮血。
經熟人介紹,妙妙媽帶著孩子到鄭州人民醫院兒科就診。入院后,該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李源為妙妙完善了鋇灌腸大腸造影檢查,妙妙被確診為乙狀結腸冗長癥。
李源介紹,當小兒乙狀結腸長度超過正常范圍達40厘米~60厘米或超過正常長度的35%~45%,且機體出現慢性便秘和間歇性腹痛等癥狀,稱為乙狀結腸冗長癥。通俗地講,結腸是大腸的一部分,它可以儲存食物殘渣、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少量營養物質,讓殘渣逐漸變成大便。
結腸冗長癥就是患兒的結腸比正常孩子要長,結腸“增長”意味著“路途”變遠,糞便在路上走得更費勁,停留時間延長,糞便中水分吸收過多,導致大便干硬,最終導致便秘。
乙狀結腸冗長癥應如何治療?李源介紹,對于癥狀輕、病程短者宜首選非手術治療,可予以調節飲食,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改變排便習慣、進行定時如廁訓練;給予益生菌、乳果糖等藥物治療,多日大便無法排出的情況下,可給予開塞露灌腸,促進大便排出。規范保守治療沒有效果的頑固性便秘,可適時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