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糖尿病,最讓人頭疼的并發癥之一就是糖足。但同是身體遠端的手與足,為什么更容易“爛腳”呢?
足部離心臟更遠。缺血易導致壞死,而血液的順利運輸,靠的是心臟的泵出壓力,距離心臟越遠,泵出壓力越小。手足距離心臟較遠,尤其是足部,因此血液循環會差一些。此外,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是血管病變,血管管腔變小、病變較重時,缺血癥狀就會較重,導致患者出現手足發涼、麻木。
足部受傷難發現。如果糖友并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足部便開始失去自我保護能力。正常人踩到堅硬石頭或尖銳物體會感到疼痛并保護性移開,但這部分患者踩到后不會感知疼痛,進而可造成開放性傷口,繼發破潰、感染,導致糖尿病足(爛腳)發生。
但相對于足部,手部的血運更好,且傷口更易被發現,往往能及時得到治療;而且只要將手抬起,供血情況便可得到改善。
足部承重更大。足部承擔身體的全部重量,有些患者長了雞眼、腳癬,腳趾甲過長等,如果鞋子不合適造成摩擦,就會增加爛腳風險。不少糖友休息時也時常垂下雙腿,導致遠端足部缺血加重,增加壞疽的幾率。
足部更易瘙癢。雙足常被悶在鞋子中,如果存在腳癬,更易出現瘙癢,一旦搔抓就易增加皮膚破潰的風險。約50%的糖尿病患者發生過皮膚感染,高血糖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一旦受傷,糖尿病患者的傷口比一般人難愈合,甚至會潰膿、感染。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糖尿病對于雙足的“敵意”較大,但糖足和糖手并沒有程度輕重之分,如果未能及時治療,都可能發展至壞疽,面臨截肢等嚴重后果。
為避免糖足、糖手,糖友一定要注意手足部位的細小傷口,最好每日檢查一次。比如每晚仔細清洗雙腳,并檢查雙手、腳部、腳趾間、指甲是否出現紅腫、水泡、潰瘍、破損等情況;穿著寬松舒適的鞋,避免腳部皮膚與鞋子的摩擦;如果糖友常手足冰涼,說明缺血嚴重,需要及時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