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成年男性血紅蛋白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婦Hb<100g/L就判斷為貧血),作為血液病中的常見癥狀,嚴重影響體力、臟器功能。貧血后怎樣調理?這里跟大家講解一下中醫如何認識和治療貧血。
中醫認為,“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水為萬物之源,土為萬物之母”“五谷之精液,和合而為血者,內滲于骨空,補益腦髓”,說明腎—骨髓—脾三者在血細胞生成中的重要地位??傮w思路是:惡性腫瘤導致的慢性病貧血,營養性貧血等繼發性貧血,以健脾益氣養血為法則;干細胞衰竭或惡性血液病導致的貧血,以補腎填精養血為法則。具體如下:
氣血虧虛型。癥狀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女性月經量少或經期延后等,此型常見于久病臥床、婦女月經過多或慢性腫瘤病后期,應益氣健脾、養血和肝,常用方藥為八珍湯+當歸補血湯加減,中成藥可用當歸補血丸、八珍顆粒。
脾胃虛弱型。癥狀表現為體質羸弱、面色萎黃、腹脹、經常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等,常見于慢性胃腸道疾病后或兒童,應健脾和胃、益氣養血,常用方藥為八珍湯+香砂養胃丸或香蘇散,中成藥可用八珍顆粒、香砂和胃丸。
腎陽虛型。癥狀表現為面色無華、心悸氣短、唇甲色淡、倦怠無力、腰酸腿軟、小便清長、食欲不振、腹脹便溏、陽痿、月經色淡等,常見于再生障礙型貧血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骨髓衰竭性疾病,應溫腎壯陽、填精益髓,常用方藥為右歸丸加減。
腎陰虛型。癥狀表現為心悸、氣短、乏力、面白蒼白、頭暈目眩、耳鳴、口干咽干、腰酸、五心煩熱、盜汗、口唇色淡紅、皮膚紫癜、月經量多、鼻出血等,常見于再生障礙型貧血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骨髓衰竭性疾病,應滋陰益腎、填精益髓,常用方藥為左歸丸加減。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個人體質差異,以上方劑需在醫生指導下辨證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