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斷通過科技的力量來對抗致死疾病,使壽命得到延長。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蔓延卻已奪走全球超過450萬人的生命,并拉低了各國平均壽命。
英國牛津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基于人口統計數據和新冠死亡率等數據,對歐洲27國和智利、美國在2015~2019年及疫情蔓延的2020年平均壽命進行比較。結果顯示,上述國家中,2019年女性平均壽命最短的是保加利亞(78.6歲),最長的是西班牙(86.5歲),2020年平均壽命增長的只有芬蘭(增長0.01歲)、丹麥(增長0.07歲)和挪威(增長0.18歲);2019年男性平均壽命最低和最高的分別是立陶宛(71.4歲)和瑞士(82.2歲),2020年出現增長的只有丹麥(增長0.05歲)和挪威(增長0.18歲)。其他國家平均壽命均出現下降,不少國家甚至降至2015年水平以下,一筆抵消了過去5年的增幅。
按國家看,2020年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經歷了二戰后最嚴重的平均壽命下降,但挪威和丹麥等北歐國家得以幸免。研究團隊認為,穩定完善的醫療體系和封城措施等早期防疫政策是保持平均壽命增長的原因。相比之下,美國情況十分不樂觀。在29個國家中美國平均壽命降幅最大,女性和男性分別下降1.65歲和2.23歲。
研究團隊列舉美國平均壽命降幅最大的原因包括,60歲以下患基礎疾病的人數較多,貧富差距導致人們得到救治的機會分配不均等。美國疾控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女性和男性的平均壽命分別下降1.2歲和1.8歲,創下自二戰期間1943年(相比上年下降2.9歲)以來的最大降幅。
本次研究未將日本列為研究對象。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日本2020年平均壽命相比上年有所增長。研究人員認為,日本人通過勤洗手、勤消毒降低了新冠病毒引發病癥的死亡率。但也認為,2021年受傳播力較強的變異病毒影響,日本死亡人數有所增加,再加上許多感染者得不到就醫機會,2021年的平均壽命可能會出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