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已成為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長期痛風可引起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尿酸鹽晶體沉積,進而出現反復發作的急性關節和軟組織炎癥、痛風石沉積、慢性關節炎和關節損壞。
如果治療不當,痛風反復發作可逐步導致組織破壞、骨侵蝕、關節疼痛和僵硬,嚴重者造成關節變形、腎功能不全,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痛風歸屬“痹癥”
中醫把痛風歸屬于“痹癥”“肢體痹”“歷節”范疇,《景岳全書》云:“自內而至者,以肥甘過度,酒食無節,或多食乳酪濕熱等物,致令熱聚下焦,走注足脛,而日見腫痛”,認為本病因濕熱之邪導致。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認為,痛風本在臟腑功能失調,升清降濁失司,痰濕凝滯而成濁瘀,阻滯經脈,提出了“濁瘀痹”。
痛風急性發作期辨證多為濕熱內蘊、痰瘀阻絡,急則治其標,以祛邪為先,采用清熱利濕、行氣活血、化痰通絡之法,防止痰瘀之邪痹阻經絡或深入臟腑,進一步加重病情。常用藥物有當歸、黃柏、金銀花、蒼術、川牛膝、苡仁、威靈仙、牡丹皮、白芍、厚樸等。
瘀血重者,加桃仁、紅花、丹參;熱邪重者,加連翹;痰濁重者,加半夏、茯苓;陰虛者,加生地黃、麥冬、北沙參;肝腎不足者,加熟地黃、鹽杜仲等。氣行則血行,方中亦常配伍郁金、香附、川芎等行氣活血藥物。
急性發作期癥狀緩解后,患者進入發作間歇期,同時伴有痛風石形成,此期病程較長,遷延難愈,關節疼痛似有似無,雖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然血尿酸水平尚未達標,此時患者多因不重視而失于對自身的管控,從而導致痛風性關節炎反復發作。這個階段治療上以扶正祛邪為基本原則,健脾補腎為主,以達培元固本,輔以化痰祛濕與活血行氣之品,標本兼治。常用藥物有黨參、醋柴胡、炒白術、白芍、當歸、熟地黃、鹽杜仲、炒山藥、郁金、川芎、陳皮、茯苓等。
遠離痛風還需管住嘴
控制尿酸是一個科學、系統、復雜的工程,要想遠離痛風,僅靠藥物是不夠的,管住嘴也很重要,要做到以下幾點:
低嘌呤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蔬菜,少鹽限油,避免高嘌呤飲食,嚴格限量中嘌呤飲食。肉類盡量選擇瘦肉,動物內臟、部分水產品(貝類、牡蠣、龍蝦、沙丁魚、鳳尾魚、魷魚、小魚干)、濃湯(濃肉湯、濃雞湯、濃魚湯、火鍋湯等)的嘌呤含量普遍高,盡量避免食用。
戒煙戒酒。吸煙的種種危害盡人皆知,早日戒煙,就能早日獲益。酒中的乙醇可直接加快人體內嘌呤合成的速度,使其產量增加;乙醇還會刺激人體內乳酸合成增加,抑制腎臟排泄尿酸的功能,容易引起泌尿系統結石。此外,啤酒在發酵過程中可產生大量嘌呤,對痛風病人極為不利。
多飲水。沒有腎臟、心臟禁忌證的患者,建議每日飲水量2L~3L,促進尿酸從尿液中排出??Х群筒杩梢赃m當飲用,但避免喝濃茶和濃咖啡。
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血液中果糖含量上升,會導致血尿酸含量迅速增加。
降低體重。除了飲食,建議患者在急性關節炎發作期后,在關節無腫痛的情況下,通過瑜伽、健身、慢跑等有氧運動控制體重,但要注意,痛風患者不適合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