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的王阿姨是采耳店的???,而且喜歡自己掏,沒事就愛拿根棉棒在耳朵里掏一下。2年前,她無意中發現左耳道里硬硬的有個東西,去醫院就診,診斷為良性囊腫,建議切除。出院時,醫生再三提醒她,以后不要再掏耳朵了,還要定期復查。
王阿姨很快就忘記了醫生的叮囑,又恢復了以前的習慣,沒想到卻“掏”出了大問題。最近王阿姨總感覺耳道不舒服,她自以為耳朵沒掏干凈,就診后,醫生經過詳細檢查,高度懷疑是外耳道腺樣囊性癌,建議盡快手術切除。
鄭州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高明介紹,耳道分泌的耵聹即俗稱的“耳屎”,富含油脂,會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是耳朵自帶的天然保護傘,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鼓膜的作用,可潤滑保濕,避免發干發癢,防止灰塵、水進入耳道,過濾和緩沖聲波以保護鼓膜等。
而且耳朵有自潔功能,一般情況下,耵聹會隨著張口、打哈欠等下頜關節的運動,自行脫落排到體外,完全沒有必要刻意清理。高明提醒,耵聹如果經常被清理,會讓耳道失去保護,如果棉簽上有細菌、真菌,反倒會引起耳疾。尤其是一些洗頭店、洗腳店等場所的采耳服務,往往使用的工具未經消毒,或者消毒不徹底,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甚至可能誤傷鼓膜,引起聽力下降甚至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