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山藥、芋頭……時下正值薯類食物大量上市,它們不僅新鮮應季,還對秋季進補有一定好處,不妨常吃。
健脾胃。經歷了一個夏天的“生冷轟炸”,進入秋季的脾胃,可能早已疲憊不堪,此時若不注意調養或盲目進補,只會讓它們雪上加霜。薯類家族中就有不少養護脾胃的高手,比如《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據記載,慈禧為健脾胃而吃的“八珍糕”中就含有山藥成分。紅薯、芋頭等也對養脾胃有一定幫助。但胃酸過少、胃動力不足的人不要一下吃很多薯類,否則可能引起胃脹、噯氣等不適。
防便秘。秋季氣候干燥,是便秘的高發季節。大量研究顯示,每天適當吃一些薯類,可降低便秘風險。原因在于,薯類膳食纖維含量豐富,能夠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吃薯類時要多喝水,薯類中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吸水后膨脹,可增加排便體積與質量,促進腸道蠕動,從而緩解便秘。
控體重。天氣越來越冷,人們吃得多動得少,非常容易長胖。薯類脂肪含量低、水分高、飽腹感強,用其替換一部分精米白面,能減少能量攝入,有助控制體重?!吨袊用裆攀持改?2016)》推薦不同人群薯類攝入量為:幼兒“適量”,7至14歲兒童青少年“每天25~50克”,成人“每天50~100克”,65歲以上人群“每天50~75克”。
潤秋燥。黃心紅薯的顏色來源于類胡蘿卜素,顏色越深,類胡蘿卜素含量越高。這種營養素在人體內可部分轉化為維生素A,缺乏維A易引發皮膚干燥脫屑,眼睛干澀,夜視功能下降,嚴重缺乏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穩血壓。土豆、紅薯、芋頭和山藥等薯類鉀營養素密度特別高,對控制血壓十分有益。比如,100克土豆中鉀含量為347毫克,熱量是81千卡。而100克精白大米中的鉀含量是112毫克,熱量是346千卡。研究結果也顯示,相比于精米白面為主的飲食,以土豆為主食更利于心血管健康。
薯類食物做法多樣,可以蒸煮熬粥,也可以炒菜煲湯,在此為大家推薦幾款薯類美食。
雙薯小米粥。紅薯、紫薯去皮,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和小米一起放入盛有水的鍋中,大火煮開后,中小火煮30分鐘左右即可。
南瓜燜芋頭。芋頭、南瓜切成丁,五花肉切片,蔥姜蒜切末。不粘鍋中放半湯匙油,煸炒五花肉出油,放入蔥姜蒜爆香,加入南瓜和芋頭炒香,放溫水1小碗,撒鹽和雞粉適量,蓋蓋后慢慢燒制入味,當芋頭和南瓜酥軟之后,用少量水淀粉勾芡,撒香蔥末就好了。
秋耳炒山藥。山藥切片,荷蘭豆去筋,快速焯燙后撈出瀝干;鍋里放油煸炒蒜片和胡蘿卜片,再放入木耳炒斷生;放入山藥片和荷蘭豆煸炒,調味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