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指出:年齡≥65歲,在未用抗高血壓藥的情況下,非同日3日測量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診斷為高血壓。曾明確診斷高血壓且正在接受降壓藥物治療的老年人,雖然血壓<140/90毫米汞柱,也應診斷為老年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增齡性的疾病,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率逐年升高。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49%。也就是說,平均兩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那么,老年高血壓有哪些特點?
收縮期的高血壓常見。老年高血壓以收縮期的高血壓常見,即平時說的高壓比較高,低壓正?;蚱?。
脈壓差較大。隨年齡增長,老年人動脈硬化明顯、血管彈性減弱、動脈內驟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緩沖等,導致“高壓”明顯增高,“低壓”相對較低,兩者差值也就是脈壓差增大。經常有老年朋友問:“醫生,有沒有治脈壓差大的藥物?”其實,所有降壓藥物都是既降收縮壓又降舒張壓的,目前還沒有單純只降收縮壓、不降舒張壓的藥物。
晝夜波動大。老年高血壓的晝夜波動比較大,這種晝夜節律的異常會影響治療效果;急劇波動時,損害心腦并明顯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此外,老年人容易受各種因素如體位、進餐、情緒等影響,導致出現體位性的低血壓和餐后低血壓。
易出現鹽敏感性高血壓。由于老年人的味覺功能、胃腸道功能下降,對攝鹽的敏感度也會降低。因此,由于攝鹽的過量,出現鹽敏感度的變化,可能出現鹽敏感性高血壓。此外,當老年人有嚴重動脈硬化或鈣化時,可出現袖帶加壓時難以壓縮肱動脈、所測血壓值高于動脈內測壓值的現象,稱為假性高血壓。這種類型的高血壓對于抗高血壓藥物的耐受較差,服用藥物后身體容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因此降壓速度不應太快、太低。
易出現心腦血管事件。由于老年人常常合并其他的心腦血管的危險因素,比如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其他代謝異常,老年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臟、腦、腎臟等器官損傷和心腦血管事件。
老年高血壓的降壓目標值為:年齡≥65歲,血壓≥140/90毫米汞柱,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同時啟動降壓藥物治療,將血壓降至<140/90毫米汞柱。年齡≥80歲,血壓≥150/90毫米汞柱,立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應將血壓降至<150/90毫米汞柱,若耐受性良好,則進一步將血壓降至<140/90毫米汞柱。注意初始治療時通常采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并根據需要逐步增加;盡可能使用1次/天、24小時持續降壓作用的長效藥物,有效控制夜間和清晨血壓。
老年人為了控壓,還要健康飲食,每日攝鹽量小于5克,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適當運動,合理的有氧鍛煉可有效降低血壓;戒煙限酒;保持理想體重和保證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