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在人群中并不少見,目前還沒有完全有效的根治方法。很長時間,科學家都將口吃病因與其他心理疾病歸為一談,認為環境因素是口吃的根本病因。但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早產或基因帶來的先天因素,加上壓力、創傷等后天因素共同“塑造”了口吃,該研究發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上。
研究人員收集愛爾蘭、英國、以色列、瑞典、澳大利亞以及美國1800多名口吃者的血液和唾液樣本進行基因遺傳研究,其中包括250多個有三代口吃史的家庭。研究團隊又從世界上最大的人類DNA儲存庫納入了相關數據進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以探究多種疾病的遺傳基礎。
結果顯示,從已確診的發展性口吃病例中發現,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和自身免疫反應與口吃共同發生的頻率比預期的要高。因此,研究人員使用這種基因表征創建了一種人工智能工具,該工具利用電子健康記錄中的這個表征來預測那些可能口吃的人。他們發現這種模型預測的準確概率高達80%。此外,他們還在自閉癥譜系障礙人群中發現了與口吃相關的基因,該基因同時還影響了性激素調節的基因變異。因此,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男孩更容易口吃,而口吃的女性更容易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