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我們都希望自己能精神抖擻地應對每一天,但生活中就是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讓人感到失望、失落、有心無力的時候。這時,短暫地泄氣、發泄情緒后,還是要振作,不能讓悲觀的思維和情緒停留太久。無望時要保持積極的動機,可以試試下面的方式。
1.迎難而上。陷入悲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覺得“我解決不了”“很難做到”。困難確實會帶來壓力,但如果因此就完全不作為,干著急,拖得時間長了,心理壓力就越大,問題也越來越難解決。所以,不要讓畏難情緒占上風,著手迎接挑戰才能改變局面。
怕事、畏難的認知基礎是害怕失敗,如果都能做好、容易做好,大家都不會有心理負擔。所以面臨挑戰,要改變心態:將挑戰視為成長和學習的機會;將失誤視為教訓而不是失敗;明白在挑戰中犯錯是難以避免的,但我們肯定可以從中學到東西;多做總比少做好。開始動手確實不容易,但當你認真做了,事后的收獲、成就感會讓你無比自信、愉悅。
2.創造積極氛圍。如果你被消極情緒包圍,很有必要審視一下自己身處的環境,是否被動地接受了太多負面信息和情緒。比如你是否經??醋屓烁械浇箲]的新聞、短文?身邊是否有很多只會吐槽、吐苦水,不太積極樂觀的人?自己是否常常有意無意地往壞處想、只看到不好的方面?如果你察覺到這些“不對勁”,一是要從“有毒”的環境離開,脫離找毛病、挑刺兒、陰暗的“損友”;二是靠近那些正面、向上、善良的人,耳濡目染培養積極的言行方式;三是自己創造樂觀的狀態,比如改善生活、辦公的環境,擺上自己喜歡的物件、照片、花草等,和友人談論時多正向思考,自己不加入惡劣的罵戰、詆毀,有余力時幫幫他人,體驗助人的快樂,主動打破陰霾,營造陽光的氣氛。
3.找到新的動力。除了遇到壓力應激性地產生悲觀,不少人是因為對生活工作沒有了激情,于是覺得干什么都很疲憊、很被動、很焦慮,對自己的狀態很不滿意,生命質量也不高。這種慢性的悲觀、迷茫成因是動力不足,無所欲無所求很自然就會無所為。要以怎樣的姿態生活下去是一種選擇,如果不希望自己毫無生機,就要積極找尋新的可以為之努力,或能讓生活更積極的動力來源。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每一層都可以成為我們振作的源泉??梢允俏镔|、生理層面的,如每天睡好覺、吃好飯,積極運動,保持健康的生活目標;或是追求愛和歸屬感,和家人、朋友維系溫暖的人際目標;或是做出一番成績,收獲成就和尊重的事業目標;也可以是自我提升、投身創作的不停接近理想自我的目標。只要選定了切入口,都能讓我們生活得更起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