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壓患者中,老年人是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們的壓差大、波動大,并發癥和合并癥也較多,所以血壓標準通常與年輕人不同。近期,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血壓中心主任蔡軍教授在2021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公布了一項重要臨床研究結果,提出老年人的降壓新標準:60~80歲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壓靶目標應為110~130毫米汞柱,心血管事件風險更低。
2016年,蔡軍和張偉麗教授牽頭啟動名為“中國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靶目標的干預策略研究”的多中心隨機對照前瞻性試驗。全國共有42家醫院參與其中,研究對9624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篩選,最終共8511人納入研究,并被分為強化降壓組(收縮壓靶目標110~130毫米汞柱)和標準降壓組(收縮壓130~150毫米汞柱)。兩組患者入組1年后的平均收縮壓分別為127.5毫米汞柱和135.3毫米汞柱。強化降壓組在隨訪1年、2年、3年時,血壓達標率分別為67.2%、70.4%和77.2%。經過3.34年隨訪,兩組分別有3.5%和4.6%的患者發生復合心血管事件。強化降壓組比標準降壓組腦卒中、急性冠脈綜合征、不良心臟事件、急性失代償性心衰風險分別減少33%、33%、28%和73%,強化降壓組的復合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26%,心血管獲益結果非常確切。
在我國,6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比例最高,占高血壓人群總數的50%以上。但老年患者應該將血壓降到多少,最近30年,國際臨床界存在很大爭議。有學者認為,老人年紀大,血壓降得太低會造成重要臟器灌注不足,因此控血目標應寬松一些,收縮壓目標值可控制在<150毫米汞柱以內。另一些研究者通過薈萃分析提出,若血壓控制在120~130毫米汞柱之間,心血管事件會顯著減少。此外,世界各國高血壓指南的降壓標準也不一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降壓標準為<140毫米汞柱,美國內科醫師學會提出的降壓標準為<150毫米汞柱,歐洲的降壓標準為130~139毫米汞柱,我國降壓指南提出的標準為<150毫米汞柱。對于蔡軍教授給出的“新標準”,歐洲高血壓學會主席、歐洲心臟病學年會主持威廉姆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新研究成果為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對未來國際高血壓指南的修訂提供了重要臨床數據。
那么,老人應如何根據新標準降壓呢?蔡軍教授在接受《生命時報》采訪時表示,現在控制高血壓的藥物很多,新研究進行時選擇了奧美沙坦(AR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和氨氯地平(CCB-鈣通道阻滯劑)作為患者降壓的一線用藥。若老年患者服用單藥能達標,選擇單藥治療即可;若不能達標,則需聯合用藥。此外,老人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每周做5次中等強度運動,每次45分鐘,優先選擇揮拍運動、游泳、跑步或走路;飲食清淡,烹飪最好選擇低鈉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