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最適合制訂健康計劃。本期《生命時報》根據時節和氣候變化,特別奉上“養生月歷”,助你抓住每月防病保健重點,健康一整年。
1月:防寒保暖
大寒、小寒是最冷時期,此時應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頸部、腳部,午后盡量曬會兒太陽,堅持運動,讓寒氣無藏身之地。
2月:養肝護陽
立春后陽氣上升,養生要注意護陽氣,除了“春捂”外,建議保持情緒平穩,早睡早起,適宜放風箏、散步等和緩的運動。
3月:通風防潮
從驚蟄起,氣溫變暖、濕度增加,建議室內多通風,并做好除濕防潮工作,不穿未干透的衣服,以防“引濕入內”。
4月:品茶清濁
雖然冷天基本結束,但仍要謹防“倒春寒”。清明是清除濁氣的好時節,每日一杯明前茶,有利水祛濕、清暢肝氣的作用。
5月:以靜養心
立夏后,人易煩躁不安、食睡不佳。此時要以靜養心,即通過繪畫、書法、下棋、種花、釣魚、聽音樂等方式來緩解急躁的情緒。
6月:祛濕補脾
芒種后,痰濕內聚容易使人精神困倦。濕熱困脾,宜吃苦瓜、冬瓜等有益氣化濕功效的食物,午飯后可小睡30分鐘左右。
7月:身心避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除了外出時做好避暑,還要注意預防情緒“中暑”,可聽聽舒緩音樂,適當吃苦瓜等苦味食物。
8月:潤燥養肺
立秋后,暑濕未消,秋燥漸起,容易傷肺,建議多吃些銀耳、梨、葡萄等潤肺清燥的食物,還應早睡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
9月:添衣暖足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9月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期,建議及時添加衣被,每晚泡腳,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10月:養陰安神
寒露后日照減少,情緒易受影響,可用讀報、聽音樂等轉移注意力。10月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宜吃蘿卜等滋陰潤燥的食物。
11月:補腎藏陽
立冬后宜“以冬寒之氣養腎”。建議早睡晚起,早睡以養陽氣,晚起以固陰精,保證充足睡眠才有益于陽氣的潛藏。
12月:進補得當
大雪、冬至是進補好時節,建議吃些羊肉、桂圓、栗子等溫熱滋補的食物,同時保證新鮮果蔬攝入,可選擇蘿卜、木耳、白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