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季,由于天氣干燥,手指很容易長倒刺。很多人總是忍不住想去撕,但總是把周圍的皮膚連帶著也撕下來,不是一般的疼。
手撕倒刺,除了會疼,還可能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撕出傷口后,細菌接觸傷口感染,可引起甲溝炎、甲下膿腫,嚴重時可能需要拔掉指甲蓋。如果感染長時間不處理,感染過深,還可能引起骨髓炎。
倒刺的正確處理方法是:先用溫水浸泡雙手幾分鐘,讓指甲周圍的皮膚變得柔軟,再用碘伏或者酒精給指甲剪或者小剪刀消毒,然后沿著倒刺的根,整齊地剪掉倒刺,最后抹上護手霜或者橄欖油。但注意千萬不要為了徹底剪掉倒刺,傷害到旁邊“無辜”的皮膚。
其實,指甲下面的皮膚比較特殊,它們缺乏毛囊,幾乎不分泌油脂,只能“蹭”周圍皮膚的皮脂來保持自己的濕度。天氣過于干燥、過度洗手或者摩擦,都很容易讓僅存的油脂消失殆盡,這片皮膚就會非常干燥,進而長出倒刺。因此,預防倒刺需“對癥下藥”,具體來說要這樣做:
做家務時戴乳膠手套,可以避免直接接觸肥皂或者其他洗滌劑刺激皮膚,還能避免指甲周圍的過度摩擦。洗手用溫水即可,水過熱會損傷油脂,水太冷則會刺激皮膚,另外也不要用肥皂過度洗手。此外,注意使用護手霜,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