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國飲食,肉食愛好者肯定會忍不住流口水:作為傳統肉食大國,德國那肥碩大塊的烤豬肘、炸肉排和種類繁多的肉腸讓愛吃肉的人樂不思蜀。不過,為了阻止氣候變暖和災害天氣,減少碳排放,德國柏林的大學生們已經準備好犧牲口腹之欲,迎接已成趨勢的素食潮流。
2021年10月起,柏林的34所大學開始對食堂菜單大刀闊斧地改革,推行“氣候友好型菜單”。在500多種菜品中,素食占據了絕對優勢地位:新菜單中有68%的嚴格素食和28%的泛素食,肉類和魚類僅占4%。這意味著,炸肉排、煎香腸、豬肘子等傳統肉食菜品將大幅減少,甚至被移出菜單。各大高校還將每周一設為“素食日”,在這一天,肉類將不再出現在餐桌上。
柏林高校之所以大力推行素食,主要是出于氣候保護考慮。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數據顯示,動物養殖場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占全球總量的14%,而以植物為主的膳食,有助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氣候變化進程。這一考量也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推行素食后,除了社交媒體上少量負面評論以外,絕大多數學生的反映都是正面的。柏林學生會負責人丹妮拉·庫姆勒表示,學生們是素食運動的有力推動者。2019年,一次學生調查顯示,彼時柏林有14%的學生是嚴格素食者,33%是素食主義者。就在這一年,柏林工業大學開設了名為“素食2.0”的全市第一家嚴格素食餐廳,提供紅薯、甜菜、芝麻、鷹嘴豆、藜麥等植物性食品,不僅沒有肉類,菜品中還不含牛奶、奶酪、雞蛋等食物。這家餐廳自開業以來就廣受學生歡迎,就餐的學生人數遠超預期。而此次多所高校食堂大規模開展素食運動,也是柏林眾多學生反復要求的結果。
其實,“素食日”并非一個新概念。早在2010年,不來梅就成為了德國第一個在政府機關、學校公共食堂推廣每周一天“無肉飲食”的城市,明斯特、馬爾堡、哥廷根等城市緊隨其后。多年來,德國綠黨更是將倡議設立“素食日”納入競選綱領。
事實上,德國的素食風潮并不局限于校園內。德國是素食主義接受度最好的國家之一,由于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成為近年來持續關注的話題,越來越多德國人選擇吃素。紐倫堡消費者研究協會研究顯示,1983年,德國只有約0.6%的人選擇素食,而在20年內,素食者增加了10倍以上。這也促進了德國素食產品的蓬勃發展: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德國有14%的食品和飲料產品是純植物制品,相比之下,2012年這一比例只有4%。與此同時,德國聯邦農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德國肉類消費量降至1989年以來最低水平。與2019年相比,德國每人平均少吃750克肉,肉類的進出口也下降了7.8%和6.5%。
盡管目前尚不清楚柏林高校食堂的素食計劃到底對改善氣候能起多大作用,但他們已經嘗試著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