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50%~80%的人在急性心梗前1~2天或更久就有預警征兆,胸痛是其中的重要表現。當胸部壓榨感來臨時該如何應對?近日,美國心臟病協會、美國心臟學會等機構聯合發布的《胸痛評估和診斷指南》針對胸痛評估和診斷提供了指導建議。
1.C—Chestpain:胸痛或其他癥狀。胸痛是急性心梗的重要癥狀,但不是所有急性心梗都會出現胸痛,還可能是肩部、手臂、頸部、背部、上腹或下顎等部位疼痛。而且,疼痛性質也很多樣,如壓迫感、緊縮感、燒灼感、壓榨樣不適、撕裂樣、隱痛不適,甚至是難以描述的不適感。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出汗、心慌、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虛脫、瀕死感等癥狀?;颊咭坏┏霈F以上不適癥狀,必須引起重視。
2.H—HighSensitivity:診斷首選檢查高敏肌鈣蛋白。有些患者從癥狀、病史和心電圖結果不能完全明確為急性心梗,此時血液檢查心肌損傷的相關生物標志物很關鍵。其中,高敏肌鈣蛋白應作為首選參考指標,可更準確地發現和排除心肌損傷。
3.E—EarlyCare:有胸痛,盡早撥打急救電話。一旦出現急性胸痛或類似癥狀,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雖然胸痛不代表發生急性心梗,但盡早就診可早識別或排除危及生命的病因。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在我國,ST段抬高型心?;颊甙l病后,僅有14%的人通過救護車就診,12小時內到達醫院的比例為72%。所以一旦出現胸痛,一定要叫救護車,不建議自行前往醫院。
4.S—Share:醫患共同制訂治療方案。臨床狀況穩定的胸痛患者應參與制訂治療方案,醫生需要告知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輻射暴露、醫療費用和替代方案等信息,共同討論決策。
5.T—Testing:低風險患者無需常規檢查?;颊唠m然因急性胸痛就診,但經過體格檢查、心電圖和高敏肌鈣蛋白結果判斷為心血管病低風險的,可無需做進一步心臟檢查。
6.P—Pathways:采用臨床路徑。急診和門診應常規使用胸痛的臨床路徑,在我國,急救系統接診的胸痛患者會就近送到具有胸痛中心資質的醫院,在胸痛中心,患者將按照規范流程進行診治。
7.A—Accompanying:女性更可能有伴隨癥狀。最終確診為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無論男女,胸痛都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癥狀。但女性更容易有伴隨癥狀,比如惡心、心悸、氣短等。
8.I—Identify:確定最可能從進一步檢查獲益的患者。在合并冠心病的急性或穩定性胸痛患者中,屬于中風險或中高風險的,進行心臟影像檢查和檢測的獲益最大。
9.N—Noncardiac:用“非心源性”而不是“不典型”來表述。如果臨床醫生經檢查,認為患者的胸痛與心臟無關,應使用“非心源性”這種詞匯來表述,而不要說“非典型”,否則容易誤導患者及家屬。
10.S—Structured:使用結構化風險評估。對于急性或穩定性胸痛患者,醫生應使用基于循證醫學的診斷步驟來評估冠狀動脈疾病和不良事件的風險。
總的來說,一旦出現持續、難以緩解的胸痛,應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颊邞R上停止活動,如果周圍環境安全,有靠背的地方,可就地坐下或躺下休息,不要隨意搬動患者。等救護車把患者送到醫院,家屬要積極配合醫生救治,這樣才能讓患者贏得更多生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