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不是件容易事,尤其隨著孩子長大,一些“調皮、不聽話”的行為時常讓家長頭疼不已,甚至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強行矯正。實際上,這些行為可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家長需要讀懂這些行為,正確引導對待,不能簡單定性為“不懂事”。
啥都吃:用嘴在探索
孩子剛剛會走會爬,許多家長發現他們特別喜歡亂吃一些小東西,只要是看到的、抓在手里的,無論是什么都往嘴里塞,或者上去舔幾口、嘗一嘗,這可嚇壞了不少新手爸媽。有的家長見狀,立馬上去搶走或者扔掉。
實際上,嬰幼兒的視物十分模糊,無法鑒別物品的屬性和質地,不知道危險,因此在0至2歲時,他們主要是通過“品嘗”來建構自己大腦和外部世界的認知。這個時期被稱為“口腔敏感期”,又叫做“口唇期”,因為對于幼兒來講,觸覺最敏感的區域就是嘴和唇。所以我們會看到嬰幼兒總是把各種東西放到嘴里,去舔、去咬,這就是本能的探索行為。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可以初步感知到不同物體的形狀和硬度,比如皮球是圓的、積木是方的、毛絨玩具是軟的、小汽車是硬的等。
在這一時期,父母應該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允許其在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品嘗”來探索世界。也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慢慢移走嘴里的東西,而不是粗暴制止和呵斥。孩子喜歡啃咬的物品或玩具應注意清潔和衛生,定期清洗、消毒處理。為保障孩子的安全,別讓他們吞食玻璃球、硬幣等微小物品,以免引發氣道異物梗阻和窒息。此外,毛絨玩具可能會堵住鼻腔和氣道,盡量不要讓孩子放進嘴里,尖銳物、插線板、洗滌劑等危險物品一定要轉移到孩子視線之外。
怕生人:建立情感依賴
很多年齡小的孩子都會認生,你會發現,在人多的時候,親戚朋友想要抱抱孩子,他們卻下意識地找媽媽,甚至大哭不止。不少家長以為孩子內向膽小,甚至覺得這不是什么好事。實際上,認生與孩子認知水平的提高和依戀情感的建立有關。
7~9個月,是孩子依戀情感建立的階段,他們見到陌生人或者進入陌生環境,會強烈地尋求依戀對象(多是媽媽)的保護,這是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怕生的情況有時候會持續到孩子上小學之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況會減輕。有些孩子認生或怕生持續的時間比較久,可能與生活環境缺乏安全感、與外人接觸少有關。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強行改變,逼著孩子和陌生人在一起玩,親戚朋友等也不要爭搶著抱孩子,否則會加劇孩子的恐懼。當孩子遇見不熟悉的外人,家長可以先介紹一下,引導和鼓勵寶寶嘗試接觸。也可以在逛公園、參加親子班、家庭聚會時,多讓孩子與他人說話接觸,不要把寶寶圈在家里,只面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p>
搞破壞:好奇心萌發
孩子的成長速度是很快的,當孩子會爬、會走,獲得手腳力量之后,便開始進行探索,活動范圍更大,“破壞力”也就更強了。比如在家里翻箱倒柜、到處搞破壞、把玩具拆爛……把家里搞得一團糟。于是很多父母第一反應就是“阻止”,不準抓這個,不準去那里.孩子也會鬧情緒、發脾氣地對父母說,“不、我就要”。
很多家長會把這一階段視為“熊孩子”階段,此時的孩子帶起來十分消耗精力。這是因為,孩子進入2歲求知欲逐漸變強,也有了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多時候他們拆東西、搞破壞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把事情“弄明白”。如果家長一味制止,會影響他們的體能發展、智力發育,以后還會變得性格膽小怯懦,過于依賴父母。
這一階段,父母需要做的是,守護好孩子的安全。既要看緊孩子,不讓他闖禍,也要不阻礙孩子探索世界,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欲。如果孩子喜歡攀爬、亂摸,家長要先把家里危險的東西收起來;如果孩子喜歡搞破壞、拆卸東西,家長可以買來一些拼接和組裝的積木玩具等,跟孩子一起玩耍,極大地發揮孩子的創造力。
主意大:建立規則意識
你是否發現,寶寶在某一階段會這樣:門鈴聲響起,孩子非要自己去開門,如果其他人先一步開門,孩子就要讓客人出去,再開一次門??磩赢嬈瑫r候,必須從頭看到尾,如果中間被打斷了,孩子就會要求從頭再看一遍。當孩子自己剝桔子時,大人好心幫忙,孩子可能會大哭甚至憤怒地扔掉這個桔子……當孩子出現這些表現時,可能是因為秩序敏感期到來了。
2~4歲是寶寶的秩序敏感期,“秩序感”是指人對于事物的空間布局、存在形式、歸屬或事件發生順序和諧、有序的要求。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對家里物品的方位、做事的先后順序、所有物的歸屬等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例如:積木的擺放順序、每天睡前要做的事情等,這些都在孩子心中有一定的秩序。若遭到挑戰,他們就會感到不安、焦慮,大發脾氣甚至不可理喻。維護他們心中的秩序,可以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促進孩子的邏輯思維發展,養成有條理的生活習慣。秩序感還有利于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甚至影響著孩子未來的三觀和性格。
此時,父母如果利用這個時機對孩子進行一些教育,將會更加有助于孩子的成長。比如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有序的生活環境,家長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自己吃飯、穿衣服、洗漱、上廁所,讓他們學會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形成井然有序的生活。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教他一些社會規則,比如認識交通信號燈,買東西要付錢,遇見長輩要懂禮貌等。
愛頂嘴:大腦發育快
人們常說“童言無忌”,不難發現孩子學會說話以后,時常能夠“語出驚人”,表達的意愿也更強了,成了“小大人”。面對大人們,他們開始不再那么“言聽計從”,甚至時常頂嘴,有時候讓父母都無言以對。“頂嘴”這件事,在大人們看來很是頭疼,認為孩子怎么能“這么不懂禮貌”“翅膀長硬了”,搞不好就對孩子一通教訓,其實,這只不過是他們大腦發育的一個表現。家長們應該找一下孩子“頂嘴”背后的情緒表達。
面對孩子的“頂嘴”,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弄清楚為什么,是孩子的問題,還是家長自己的問題,給予正確的引導。家長要避免粗暴急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非打即罵,不要打壓處理,更不能冷暴力。要學會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完全不頂嘴是不現實的,不會頂嘴的孩子也未必是“好孩子”,可能存在性格懦弱或“討好型”人格,容易受到別人欺負。父母要注意言傳身教,自己面對長輩時言行尊重,孩子也會聽從教導,不再頂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