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天氣里,喝點湯水總能讓人倍感溫暖。但為何有的叫“羹”,有的叫“湯”,它們有啥區別?
羹的本義是以羊肉做成的帶汁食品。作為一個典型的會意字,將“羹”字上下拆開,得到“羊羔”的“羔”與“鮮美”的“美”,很客觀地表達了這種食物的滋味?,F在的羹已不再局限于羊肉,而是指肉或蔬菜制作的、五味調和的濃湯。
羹、湯區別主要在于勾芡,湯清味淡,鮮甜爽口,在熬煮的湯水中加淀粉勾上薄芡,湯變得黏稠濃郁,這個時候就稱之為羹了。很多人分不清湯和羹,是因為不少的羹在日常生活中被稱為了湯,而湯又被稱為了羹。例如北方的胡辣湯、疙瘩湯,雖然名字都帶了個湯字,但因為有勾芡,是實際意義上的羹;南方的銀耳湯,因為銀耳富含的多糖使得湯汁黏稠嫩滑,即使沒有勾芡也能達到類似勾芡的效果,所以就習慣性把銀耳湯稱為了銀耳羹。
羹口感細膩柔滑,稠而不滯,食材入味的同時能最大限度減少營養的流失,保持食材水分、色澤與口感。勾芡常用的綠豆淀粉、馬鈴薯淀粉、麥類淀粉、藕淀粉等,是由多個葡萄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可與胃酸作用,形成膠狀液,附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或減少胃酸對胃壁的直接刺激,保護胃黏膜,因此羹非常適合胃不好的人食用。不過,羹的升血糖速度較快,糖尿病患者盡量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