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是公認的營養高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應攝入15~25克的大豆或者相當量的豆制品。近些年,人們對豆制品的攝入量在不斷提升,但這中間不乏存在錯誤吃法的情況,導致豆制品的好處被抵消,且會不知不覺讓人長胖,以下幾種尤其要注意。
豆腐泡。南方稱之為油豆腐,常常用于涮火鍋、燉菜中。豆腐泡雖然原料是豆腐,但屬于油炸食品,每100克的熱量高達245千卡,是我們平時吃的北豆腐的兩倍多。豆腐泡外表色澤金黃,內部鮮嫩,富有彈性,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吃多,導致攝入過多熱量。
魚豆腐。也稱油炸魚糕,是由魚糜、大豆分離蛋白、淀粉、鹽、味精、糖、植物油和水等按一定比例加工成塊狀,經熟化油炸而成,不是真正的豆制品。魚豆腐味道鮮香、富有彈性,常常出現在涮火鍋、麻辣燙中。如果魚肉和大豆分離蛋白含量高,且來源和品質有保證的話,魚豆腐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但市場上多數魚豆腐中魚和豆的含量都很少,加之含有較高的糖、鹽和油,經常食用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患病風險。
千頁豆腐。干鍋千頁豆腐深受不少人喜愛,鮮為人知的是,其原料里沒有大豆,主要原料是大豆油和大豆分離蛋白,還有玉米粉和食用鹽、白砂糖、增稠劑等。相較于傳統豆制品,千頁豆腐的鈣、大豆磷脂等含量很低,熱量和鈉含量又較高,肥胖和高血壓人群要少吃。
杏仁豆腐。是以糖、杏仁、牛奶、瓊脂等制成的一款甜品,因其制作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不宜大量或經常食用,否則可能增加齲齒、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發病風險。
凍豆腐。它是真正的豆制品,但內部疏松多孔,容易吸收湯汁入味,涮火鍋時吃太多容易導致油鹽攝入過量。所以,烹調凍豆腐一定要減油減鹽。
腐竹。腐竹是從豆漿表面連續挑起豆漿皮,干燥后形成的類似竹枝的產品。腐竹的蛋白質含量接近45%,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胡蘿卜素、鈣、鎂、鉀等的含量也非常豐富,屬于營養價值很高的豆制品。腐竹的缺點在于其熱量相對較高,容易吸收油脂,如果做成油炸腐竹或肉燉腐竹等菜肴,熱量會進一步增加。因此,烹調腐竹一定要注意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