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輕微活動(最大心率低于120次/分鐘)僅能維持現有健康水平;中等強度(最大心率在120~150次/分鐘)和大強度(最大心率高于150次/分鐘)可改善甚至提高健康水平。但增加運動強度也會提高運動損傷的風險。
從表中可以看出,越年輕,組織挫傷、關節扭傷、肌肉拉傷的發生率越高。因為年輕人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往往比較劇烈。而關節疼痛、跌倒、骨折、心血管意外的風險,隨年齡增長而提高。這就提醒隨著年齡增長,更要注重科學運動。
除了年齡差異,運動風險還和以下因素有關:
運動項目。球類等劇烈活動發生骨、關節、肌肉損傷的風險較高,比如長期打籃球的人,基本都發生過下肢關節和肌肉的損傷。有氧活動時,例如走、跑步、騎自行車,心血管系統面臨的風險高于其他風險。
外部環境。寒冷環境下,吸入或呼出冷空氣會降低心臟供血供氧能力,易引發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還會使骨骼肌協同能力減弱,關節靈活性下降,易發生肌肉和肌腱撕裂、抽筋。高溫高濕環境則會導致脫水、中暑、暈倒,造成血液濃稠,也增加心臟供血供氧負擔,同時導致鈉、鉀、鈣流失,容易抽筋。
運動時間。一次運動30分鐘、30~60分鐘、60~90分鐘、90~120分鐘、120分鐘以上,風險事件發生率分別為20%以下、38%、49%、63%、77%??梢?,運動時間越長,運動風險發生率越高。另外,長期活動不足的人,身體機能處在較低水平,一旦開始運動,各器官在短時間內很難承受較大活動量刺激,容易出現異常,特別是心血管系統。
為防范運動風險,大家應對自己做到兩個“了解”:了解身體活動情況,平時大概記錄一周或一個月的運動項目和持續時間;了解健康情況,通過體檢了解自己是否患慢性病,發病期需待疾病癥狀消失后再運動,控制期則需聽取醫生給的運動建議。
沒有慢病的人,也不能毫無顧忌地運動,要注意以下兩點:
合理增加運動量。很多人往往采用“快”“多”“猛”的方式增加運動量。“快”指增加運動量的時間間隔短,甚至每天增加運動量;“多”指時間增加量多,比如第一天活動30分鐘,第二天變成1小時;“猛”指活動強度大幅提高,比如第一天還在散步,第二天就快跑。合理增加運動量的方式應為“慢”“少”“輕”,即運動量增加的時間間隔一般以周為單位;增加量不要過多,每周運動量最多增加2~3次;以增加低強度或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為主。
不同年齡段的人,運動量的增加規律不一樣。青少年、青年人每周或每隔一周少量增加活動量是合理的。年齡較大者需更多時間適應新的活動水平,增加運動量的時間間隔大概為2~4周。健康者可適當縮短運動量增加的時間間隔,不太健康的人則需延長時間間隔。
安全環境下運動。一是活動地點要安全,較理想的運動地點是操場、健身路徑、公園和帶有公園的小區。二是運動時氣候要適宜。冬季避免在極寒天氣下運動,選擇溫度較高的下午或室內進行,并降低運動強度、注意保暖和及時補水。夏季避免在極熱溫度下運動,選擇涼爽的清晨或室內進行,可改變運動形式,如改跑步為游泳,并降低運動強度,注意休息與防曬,及時補水。此外,戴合適的運動護具,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