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如“公交司機因私人糾紛報復社會,開車墜江造成嚴重傷亡”“一男子當街行兇,對著路邊群眾隨機捅刺”等駭人新聞報道不斷出現。大家在震驚的同時,對行兇者的行為也感到很疑惑:被傷害的人和他毫無關系,為什么要下此毒手,為什么在他們眼里,生命好像一文不值?
這些極端、無差別暴力犯罪的行兇者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存在“反社會人格”。在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領域,這被稱為“反社會人格障礙”,又稱為“無情型人格障礙”,它是人格障礙中對社會影響最嚴重的類型。一般起病于18歲之前,典型表現是:不能遵紀守法;為了個人利益和樂趣多次欺騙別人;做事很沖動;具有高度攻擊性,容易被激惹;無視他人的安全和權利;無法感受懊悔或罪疚感;不負責任。他們很難適應社會,常常做出欺騙、操縱、傷害別人、偷竊等行為,有的人甚至被多次逮捕。
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形成,與遺傳、成長環境息息相關。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有反社會人格障礙,其孩子也容易有這個問題。此外,如果教養方式不佳、長時間和親人分離、父母離世、曾遭到虐待或拋棄等,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這類人格的發生。因為成長環境中缺乏愛,讓他們覺得自己被輕視,得不到他人賞識,就沒辦法形成良好的自尊感,可能表現為很自大。因為不懂得如何處理親密關系,缺乏同理心,就無法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感受,更不懂得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而當他們面對焦慮、壓力,往往無法紓解情緒,很容易有酒精、藥物成癮等問題。還容易沖動、受某種偶然事件刺激,從而采取極端殘暴的方式宣泄,做出上文提到的犯罪行為。
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一般不愿也不會尋求醫生幫助,因此門診上極為少見,多是被迫來就診。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但總體療效并不理想。因此,對于這類人格,更有意義的措施是“預防”。很多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在童年就表現出一些“信號”:如逃學、破壞財物、欺詐、偷竊、斗毆、虐待動物、嚴重違反規則等,但因為還不滿足“至少18歲”的診斷標準,這樣的行為問題會被診斷為“品行障礙”等。之所以不輕易下反社會人格障礙的診斷,是因為兒童和青少年的大腦處于發展階段,他們的人格也尚未定型,還有發展和改變的空間。所以,對于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們出現了上述的問題,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盡早干預。
而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預防的手段更多在于正確的家庭養育方式、對孩子多給予正性的情感支持、多溝通引導,用愛來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關鍵詞: 反社會的人 無差別暴力犯罪 反社會人格障礙 家庭養育方式 處理親密關系 虐待或拋棄 長時間和親人分離 教養方式不佳 成長環境中缺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