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癥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據統計,約80%的癌癥病人會發生嚴重的肌肉萎縮或“惡病質”,導致病人生活質量下降,對化療難以耐受。
肌肉萎縮的發生,主要因為癌友普遍存在營養攝入不足和缺乏肌肉鍛煉的問題。手術、放療、藥物等治療方式會引起病人不同程度的厭食、惡心、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副反應,而癌癥的高代謝使體內糖、脂肪、蛋白質等消耗過大。營養失衡,消耗大于攝入,必然導致全身性消瘦和廣泛性肌肉萎縮。此外,癌癥病人因病痛長期臥床,缺乏肌肉鍛煉,會導致肌肉發生廢用性萎縮;而且,位于或者轉移至神經系統的腫瘤也可能致使神經源性肌肉萎縮的發生。
不同類型和不同部位的癌癥,出現肌肉萎縮的早晚、概率不盡相同。甲狀腺癌、腎上腺癌和腦垂體腫瘤可直接影響人體代謝水平,往往較早出現肌肉萎縮;來源于消化腺的癌癥,如肝癌和胰腺癌,和位于消化道的癌癥如食管癌、胃癌、腸道腫瘤等,因消化吸收功能直接受損,因此比皮膚癌等癌種更容易發生肌肉萎縮;位于脊柱、骨盆和下肢的惡性腫瘤,因患者長期臥床,不僅發生廢用性肌肉萎縮時間更早,還可能存在更為嚴重的神經損害性肌肉萎縮。
發生肌肉萎縮后,一開始不明顯,但可影響人的平衡能力、步速、肌力及耐力。因此,癌癥病人自己也可以通過簡易機體功能測試、體重指數、四肢周徑測量等簡單方法來進行初步自查。例如一般人的步速是0.9米/秒,若低于0.6米/秒,多半存在肌肉萎縮的情況。因此,可以自測行走6米所用時間,如果超過10秒,就應懷疑肌肉萎縮并做進一步檢查診斷。
對于癌癥病人來說,避免肌肉萎縮,通過有效治療達到癌癥的全面控制,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生活中,癌友也要注意以下問題,盡可能“防”住肌肉萎縮。
加強營養攝入。癌癥病人每日應攝入足量富含糖、脂肪、蛋白質的食物。如果有糖尿病等疾病,則須同時服用相應的藥物;如果存在厭食,可服用一些提振食欲的藥物;如果因消化道手術或者消化腺功能受損等原因難以通過進食補充營養,則需要選擇靜脈高營養。
進行肌肉鍛煉。進行適當的活動,可有效防止廢用性肌肉萎縮的發生。建議能夠獨立行走的癌友,每天在近距離范圍內活動30分鐘左右;如果是無法下床活動的患者,可進行床上的肌肉鍛煉,包括主動的肌肉收縮和借助于器械的被動運動;如果已經不幸發生癱瘓,則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肌肉按摩或者肌電刺激治療。
關鍵詞: 營養攝入不足 人體代謝水平 肌電刺激治療 癌友缺乏肌肉鍛煉 廢用性萎縮 腎上腺癌 腦垂體腫瘤 甲狀腺癌 肌肉萎縮癥 肌肉纖維變細 橫紋肌營養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