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結直腸癌的高發大國,每年新增近56萬例患者,占全球新發病例的1/4,死亡人數則占全球的1/3。2020年最新的惡性腫瘤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從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死亡率從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新增病例數已經超過胃癌,成為消化系統第一大腫瘤,預防和治療形勢都不容樂觀。
四類因素致腸癌高發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孫浩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我國男性結直腸癌患者多于女性;直腸癌的發病率高于結腸癌;低位直腸癌多于高位癌。“遺傳是導致結直腸癌的重要因素。”陜西省腫瘤醫院腹部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劉偉說,有家族性息肉病、林奇綜合征、黑斑息肉綜合征等遺傳疾病的人要特別小心,35歲以后惡變率會逐漸增高。此外,我國結直腸癌高發主要與人口老齡化、不良生活方式、健康意識差和環境因素等有關。
人口老齡化。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發病人群基數比較大。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自40歲開始上升,50歲起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年齡每增加5歲,結直腸癌發病率幾乎增加一倍。65歲以上老年人結直腸癌發病率約為中年人的3倍,是青年人的30倍。
不良飲食習慣?!夺t學綜述》2021年刊登的研究指出,高脂、高蛋白、低膳食纖維飲食,過度攝入紅肉、加工肉、腌制或煙熏食物,是結直腸癌的重要誘因。
吸煙、飲酒。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的資料表明,煙草中的尼古丁對腸癌細胞增殖有促進作用。每日攝入10克、50克、100克酒精,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分別增加7%、38%、82%。
久坐?,F代人工作方式發生變化,很多人需要久坐,體力活動較少對結直腸癌發病率的貢獻約為10%。
篩查意識不強。目前,I期結直腸癌的生存率在90%以上,而發生轉移的IV期結直腸癌生存率僅為14%左右。但在我國,由于缺乏篩查意識,結直腸癌患者發現時多為中晚期。事實上,常規體檢就能發現貧血、便血等可疑信號,以及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非遺傳性疾病,如果能早診早治,就不易發展為結直腸癌。
環境因素。經常接觸石棉制品、絕緣材料、放射性物質的人群,發生結直腸癌的幾率相對高。
早期癥狀不易察覺
結直腸癌發病部位不一樣,癥狀也不一樣。孫浩舉例,位于右側腹部的升結腸出現癌變,可能會貧血,活動易有疲勞感,有些能摸到腹部腫塊;左側腹部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發生癌變,往往表現為腸梗阻,可能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腹瀉和便秘交替、便血。
劉偉說,早期結直腸癌有扁平病變型(扁平附著在腸壁上)、蒂病變型(下端有根,上端可活動),進展期有隆起型(腸壁有突起)、潰瘍型(腸壁有凹陷潰瘍)、侵潤型(局部有腐爛)。通常,早期結直腸癌沒有明顯癥狀,到進展期和晚期才會逐漸顯現。約30%~50%的患者在進展期出現癥狀,但已經有肝轉移或淋巴轉移。一些直腸癌患者雖然早期出現了便血,卻常常被誤認為是“痔瘡”出血。
腸鏡是結直腸癌診斷的“金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35歲以上者,平均每五年要做一次腸鏡;如果是高危人群,特別是有腸息肉病史、癌癥家族史的人群,接受過腸癌根治術的患者,8~10年未治愈的炎癥性腸病患者等,要根據具體情況增加檢查頻次;75歲以上人群,可能存在多種基礎疾病,應結合其他無創檢查進行篩查。
如果腸鏡顯示結直腸癌,通常要進行腹部增強CT檢查,直腸癌患者還要做盆腔磁共振檢查,肝轉移患者要做肝臟磁共振檢查,這些能幫助醫生做出正確的術前分期,以便制訂科學的治療方案。如果CT、核磁顯示結直腸內有占位性病變,患者不愿意或不適宜做腸鏡,可考慮做鋇劑灌腸,也能間接診斷。
“對于普通人而言,大便形狀、排便習慣的改變,是需要格外注意的腸癌信號。”劉偉舉例,大便變細、變稀,黏液便,便秘,或者一天內排便次數增多等,其中最普遍的是肉眼可見的便血。此外,短時間內體重驟然減輕,也可能是惡性腫瘤的重要信號。
治療講究個性化
隨著治療手段的增加,我國結直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從2011年的52.7%提高到2015年的56.9%。孫浩說,癌癥治療講究精準、個性化,不同的臨床分期、病理分期、基因表型采取的治療策略不同。隨著規范化治療理念的普及,醫生對患者的術前檢查、評估、治療策略的選擇,都基于指南和臨床研究、循證醫學的證據,可使每位患者接受個體化治療。
術前,醫生要根據腫瘤的大小、部位、浸潤深度、是否有轉移來判斷臨床分期,術后則要進行病理學分期,確定后續治療方案。I期患者通過手術,可以達到根治性治愈,II期、III期患者通常也建議手術,至于術后是否需要化療,要根據病理檢測和基因檢測結果再做定奪。進展期患者術后通常需要做化療,直腸癌在術前或術后可能要做放療。即便是III期結直腸癌患者合并轉移,如果能通過轉化治療,使肝臟或淋巴結等處的轉移灶縮小,也可以手術。IV期結直腸癌患者可通過轉化治療使腫瘤和轉移灶縮小,如果已經廣泛轉移,可通過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孫浩強調,結直腸癌患者不要輕信那些過度宣傳的小廣告,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治療,以保證接受科學規范的診療。
預防腸癌,早篩是關鍵
結直腸癌雖然可怕,卻是可以預防的?!秾嵱媚[瘤學雜志》2021年刊登的研究顯示,85%~90%的結直腸癌并非遺傳變異引起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避免66%的結腸癌、75%的直腸癌。
孫浩建議,戒煙限酒,少吃燒烤、熏制、高脂尤其是動物脂肪多的食物,少喝高糖飲料,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夺t學綜述》2021年刊登的研究顯示,綠色蔬菜和高纖維食物可將結直腸癌風險降低一半。常吃菠菜的人,結腸和小腸中有顯著的抗癌活性物質。此外,喝茶、咖啡也有利于預防結直腸癌。茶中含有酚類物質,可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的分化。以色列研究人員對中東地區5000余人的研究顯示,咖啡中的綠原酸能影響結直腸運動、糞便排泄、膽汁分泌以及胰島素敏感性,進而改善微生物菌群和炎癥反應,使結直腸癌發生率下降26%。
運動也是預防結直腸癌的重要方式。美國哈佛大學對1.7萬名男性隨訪26年發現,與經常久坐的人相比,堅持鍛煉可使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降低近50%。孫浩表示,即使不幸患癌,也可以練習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氣功等,有利于身體恢復。
在諸多預防手段中,早期篩查是最易被忽視的。孫浩建議,成人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如果便常規潛血陽性,或有便血癥狀,必須做胃腸鏡排查。劉偉說,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呈年輕化趨勢,有些是因為家族遺傳史,這類人要從30歲甚至更早開始,定期做腸鏡篩查。若發現腸內有散發息肉,即時切掉可降低患癌風險。若息肉長度超過3厘米,可考慮腸鏡下黏膜剝除術或區段切除,都是積極預防手段。
關鍵詞: 消化道頭號腫瘤 胃腸鏡排查 I期結直腸癌 盆腔磁共振 人口老齡化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不良生活方式 家族性息肉病 黑斑息肉綜合征 林奇綜合征 男性結直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