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車整齊排放、垃圾分類設施一應俱全、低碳小屋靜臥林間、綠色低碳宣傳標語隨處可見……10月19日,一場秋雨讓蕓香社區顯得格外凈爽,目之所及讓筆者眼前一亮。每個店鋪前都有分類垃圾桶,所有的餐館都不用一次性餐具,每年評選低碳樓道、低碳示范戶,小區辦公區、路燈及住戶用的都是節能燈,圖書室專門設置了低碳知識類書籍,還展示有孩子們畫的低碳知識漫畫……提及開展的綠色低碳工作,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蕓香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張燕娓娓道來。
近年來,社區圍繞居民衣、食、住、行、用,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的社區運行模式,切實提高了社區綠色低碳水平,為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社區“范例”,并入選了全國綠色低碳社區典型案例。這個綠色低碳“樣板”是如何打造的?居民是如何長期堅持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10月19日,筆者帶著這些疑問,前往該社區探尋背后的故事。
“人走隨手把燈關,不讓電表白白轉;洗臉刷牙關龍頭,莫讓清水嘩嘩流;垃圾分類要放對,資源回收不浪費……”蕓香社區很多居民都能將這段順口溜背得滾瓜爛熟。這段7年前由居民自發編誦的順口溜,將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口口相傳,將綠色低碳生活的行為習慣傳遞到更多家庭。
2014年以來,蕓香社區開始倡導踐行綠色低碳生活,開設綠色低碳宣傳欄(低碳漫畫)、綠色低碳標語,黨員志愿者們隔三差五入戶宣講綠色低碳知識、綠色低碳生活小技巧,發放綠色低碳宣傳資料,綠色低碳意識漸漸在小區居民的腦海中“生根發芽”。
起床換好衣服隨手關掉臥室的燈,洗完臉順勢將水倒進桶里供沖廁所用,7點準時跟著爺爺王國富出門步行近半小時到學校……這一氣呵成的“規定動作”,是蕓香社區9歲女孩王楊思雨每天堅持的綠色低碳習慣。“綠色低碳生活才是真正有品質的生活。”居民王國富是蕓香社區名副其實的綠色低碳示范戶,自社區倡導綠色低碳生活開始,他便學習相關生活知識,樹立環保意識,用行動開啟了他的綠色低碳環保之路。“綠色低碳生活,要從娃娃抓起,言傳身教最管用了!”王國富說。如今,他已將自己的兩個孫子培養成了“綠色低碳小達人”。
近年來,蕓香社區以“理念”為魂,通過組織開展“低碳蕓香·書卷社區”萬人主題簽名活動、綠色低碳知識競賽和廢物利用制作比賽、定期舉辦綠色低碳環保專題講座等方式,努力營造濃厚的綠色低碳環保氛圍,對社區居民進行分期分批學習、培訓,以增強居民綠色低碳節能意識,倡導居民自覺踐行綠色消費、低碳生活。
張燕介紹,為積極打造綠色低碳社區,近年來蕓香社區從基礎設施“硬件”著手,發動社區居民和轄區單位積極實施植綠、擴綠、增綠行動,區域內空閑地100%植綠;改建社區道路1.5公里,改造自行車及人行綠道1.5公里,建設生態停車場270個、3510平方米,建造城市公共自行車停放點3處、電瓶車集中充電站1處,安裝風光互補太陽能路燈105盞、太陽能景觀燈400盞、太陽能草坪燈120盞,以美化社區景觀、滿足照明需求,在方便居民的同時降低了社區能耗。
家里所有的燈具都是節能燈,一個月電費不到30元;淘米洗菜水用來澆花澆菜,洗臉洗腳水用來沖廁所;有車很少開,出行靠步行或騎自行車……10年來,蕓香社區居民魯萬金始終堅持過著低碳生活。社區居民陳麗以前被人稱為“豪姐”,走半步路都要開車。而今,“豪姐”已變身為“低碳達人”,出門辦事或游玩,她習慣走路或騎公共自行車,在她家里,用塑料瓶、廢報紙等廢舊物制作成的裝飾品比比皆是。在蕓香社區,綠色低碳已悄無聲息融入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更為關鍵的是,綠色低碳意識逐漸在年輕一代的腦海中“萌芽”,并內化為他們的日常行為習慣。這些都是蕓香社區長期堅持打造綠色低碳社區帶來顯著成效的縮影。
從“要我節能”到“我要節能”,彰顯的是社區居民的“自省”和恒力。如今的蕓香社區,從居民到商鋪、從老人到小孩,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已經成為居民的一種習慣,并已外化成一種行動自覺。
關鍵詞: 公共自行車 綠色低碳社區 我要節能 人走隨手把燈關 綠色低碳小達人 垃圾分類設施 全國綠色低碳社區 廣元市利州區蕓香社區 低碳小屋 低碳知識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