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緊張、焦慮,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所以,當我們提到“壓力”時,對它的看法都是負面的,首先想到的是怎么避免、怎么化解。長期、巨大的應激確實會損害身心,比如導致睡眠問題、消化系統問題、焦慮抑郁等,但是,一味地逃避壓力,也會有消極結果。
作為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壓力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就像你摸到火苗,“疼了”才會把手縮回來,壓力也一樣,是一個警示系統,讓你意識到自己身處危險或挑戰,從而調動全身力量和注意力來應對。所以,完全將自己置于安全區,不體驗任何壓力,慢慢地,你應對困難的能力自然會下降,就很難成長為心理強大、靈活的人,遇事容易崩潰。而且,總逃避壓力,你就不太可能去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承擔更大的責任,從工作、學習、生活的角度看,不進則退。還有些人為了把焦慮的感覺“壓下去”,采取了很多不良的應對方式,比如通過吸煙、喝酒來麻醉自己,用沖動購物換來一時興奮,用暴飲暴食撫慰內心,這些做法都沒有長久效果,反而會讓人更后悔,壓力更大。
面對壓力,我們要做的不是消滅、逃避它,而是即使有壓力,也能很好地和這種狀態相處,甚至利用它來幫助自己成長。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神經科學家溫蒂·鈴木在新書《良性焦慮》中,分享了將壓力轉化為動力,變廢為寶的方法。
1.改變對壓力的看法。通常,我們覺得壓力會降低免疫力、提高心血管等疾病的風險,還讓人焦慮不安甚至心情抑郁。但這些結論似乎不是表面上的因果關系。有美國研究者曾對3萬名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問了兩個問題,一是“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少壓力”,二是“你覺得壓力是否有礙健康”。之后研究團隊追蹤隨訪8年,觀察所有參與者中有多少人離世。結果發現,“感到很大壓力”的人比其他人的死亡率提高了43%,但這個數字僅適用于“感到壓力并認為壓力有礙健康”的那些人。相反,那些感受到壓力但不認為壓力是壞事的群體,他們的死亡率甚至比沒有感到壓力的群體還低。也就是說,壓力本身沒多大壞處,是“覺得壓力是壞的”這種思維帶來負面影響。而如果你不排斥壓力,不覺得它有壞影響,積極利用它,身心甚至會更健康。
2.練習呼吸。數百年來,僧侶們通過呼吸吐納來讓自己平靜下來,進入冥想狀態,這是有道理的。這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能緩解壓力帶來的軀體反應,同時保持大腦清醒和專注力,是對壓力進行“去粗取精”的過程。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呼吸練習。鈴木在書里推薦了一種“箱式呼吸法”:首先把胸腔中的空氣都釋放出來,屏住呼吸4秒;再通過鼻子呼吸4秒,屏氣4秒;然后從鼻子呼氣4秒;重復這個步驟5分鐘,就能感受到效果。
3.身體動起來。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你“實在無法忍受”的時候,一定會站起來、到處走動。身體的活動會刺激大腦釋放一系列神經化學物質,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和內啡肽,它們都是讓人感覺良好的神經遞質。相當于每次你移動身體時,就給大腦提供了一個快樂的“泡泡浴”,心情即可緩和。所以,面對壓力,不要“坐以待斃”,要動起來。這里說的活動不是高強度運動,只是出去走走、散個步,或繞著辦公室走動也行。
4.借機審視自己真正在意的事。壓力的本質,是在自己極為看重的東西受到威脅時的反應,那么這個東西是什么?可以借助感受到壓力的時機,把它清晰明白地找出來。很多人之所以在壓力下退縮,就是因為只看到壓力帶來的不適、折磨,而忘記了壓力背后是我們真心想要守護的東西。
5.放下完美主義。鈴木強調,不糾結于完美對緩解焦慮很重要。如果要做到100分自己才滿意的話,你肯定一開始壓力就非常大,而且通常做不好,反而浪費時間,這些負面結果又加重了壓力。因此,拋棄“一次完美”的心態,改為“小步迭代”的心態,先用七成的時間把任務做到60分,再用剩下的時間慢慢修改雕琢,進步到80分或100分。這樣每個階段的壓力是適度的,就會成為有效的動力。
關鍵詞: 壓力變動力的方法 睡眠問題 放下完美主義 審視自己真正在意的事 良性焦慮 冥想狀態 變廢為寶 消化系統問題 暴飲暴食 本能反應 遇事容易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