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工程師因抑郁癥跳樓,曾經他有120個微信工作群,每日看不完
被工作群“霸屏”的生活 是否該“精兵簡群”了?
近日,長安福特公司30歲工程師鄧某某因抑郁跳樓身亡的消息引爆網絡,其妻子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鄧某某的工作微信群有120多個,每天群消息看都看不完,郵件也回不完,之前因長期倒班,患上抑郁癥。
成都商報微博發起“如何看待工作群霸屏現象”投票,截至目前,77%的投票參與者表示很反感,生活工作分不清,20%的人認為易致郁,引發焦慮。
微信群變身工作群,情感交流工具變成情感壓抑工具?記者日前采訪了多位公司白領、管理者,無論是普通員工還是管理人員均表示,工作群太多,讓人壓力倍增,甚至還讓人丟了“飯碗”。
工作群里的那些糟心事
“互撕”戰場——沖突爆發地
“因領導群里要求加班而辭職”
西蒙(化名)剛剛從上一家公司離職2個月,這位年僅25歲的小伙子,畢業后一直在從事知識產權相關的工作,原本沒想換工作的他,在今年10月份選擇離職。領導在工作群中發的一條加班信息,引爆了他的情緒,造成了他的離職。
“部門要求加班,很多同事沒有加班。后來領導直接微信群點名,通知第二天開會。” 西蒙說,以往加班管晚飯等福利全部取消,調休計算方式也改了,加上公司超過發工資日好幾天依舊沒有發工資,同事們情緒比較大。“第二天開會直接吵起來了,領導一度說出讓同事去辦手續的話。”
事情發生后,陸續開始有人離職,西蒙告訴記者,他離職時,當時開會的12個人已經走了一半了,“據我所知,現在只有兩三個人還在原公司上班。”
“打卡”工具——擠壓正常生活
“凌晨4點沒回消息,第二天被領導說態度有問題”
不僅僅是離職,工作群消息沒有回復被批評,已屢見不鮮。“90后”梁女士在成都某IT公司任市場部負責人,在她的工作群里,領導凌晨1時、3時、4時、5時都發過消息,經常要回“收到”。“上次凌晨4點收到消息沒回復,結果領導第二天還拿到會上來說,說不回復是工作態度有問題。”
據網友“一杯柚子味”分享,晚上領導在微信群布置工作,他因為沒看到,沒回復,第二天被領導要求手抄PPT方案。網友“做個大拿”說,“晚上12點微信群通知工作,隔十分鐘沒回復就被點名批評。”
“一旦你沒有回復,領導開會時,就會專門把它拿出來說,以此強調工作紀律。”梁女士告訴記者,比如說群里面領導發了一條行業信息,想讓大家學習,員工都得回,如果不回,領導就會問為什么。
“人情”江湖——遇到奇葩要求
“領導@所有人,讓我們去給董事長岳父‘奔喪’”
除此以外,據任職某設計公司的馮先生介紹,他入職時,一個同事就因為沒回復消息被開了。該同事因為晚上下班,沒能及時回復微信消息,甲方又要求晚上必須改,所以惹怒了領導。“第二天上班就被開了。”
除了工作上的煩惱,工作群里的奇葩事兒還不少。27歲的成都白領,從事銷售管理工作的齊先生就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一次,領導在群里@所有人,讓員工抽時間去參加公司董事長岳父的葬禮。“大家不僅去了,還守了一個通宵。”
許多同事都去了,然而齊先生沒有去。齊先生說,他當時覺得這事與他無關,所以沒去,事后還被領導私下說不懂事,并要求他把禮金補上。齊先生對此感到哭笑不得。
工作群利弊
大家來聊聊
工作群的存在,是否合理?是否應當及時回復群里的信息?下班是否可以屏蔽不回復?對此,公司的普通白領、管理者又持什么態度呢?
利:提升效率 “倒逼”自己成長
“站在領導和公司的角度來說,建工作群能更好地把控和決策。”在齊先生看來,工作群的存在,無論是對于領導、員工還是企業,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對于個人,“提高是肯定有的,在這種高壓之下,就會一直逼著自己成長。”工作群的存在,為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溝通提供了便利,同時,領導對于員工的狀態也可及時了解,員工對于工作中的問題可第一時間進行反饋。
對于有81個群,從事零售、地產行業的莊先生來說,作為公司的中層,這些工作群是他每天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部分是安排工作的,小部分是被安排工作。” 莊先生說,通過工作群布置工作,給他的總體感覺是,效率確實都提高了,但是對于團隊執行來講,工作飽和度更高,頻率也更高了。“對于工作的幫助明顯,提升了效率,甚至有同事會用微信表達當面不太敢說的話,這點很不錯。”
互聯網從業者劉女士對莊先生的意見表示贊成,“微信可以實現即時溝通,畢竟習慣看郵件的人是少數,但習慣看微信的人有一大堆。”
弊:侵占生活 增加壓力延長工作時間
“感覺時刻被領導監控,時刻都處于神經緊繃的狀態,沒有一點個人時間,壓力山大。”馮先生說。
而對于齊先生來說,微信群一方面促進自身成長,但也讓他感覺失去了自我。“感覺工作占用了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導致我失去了自己的私生活。加班是常態,工作群每天都響個不停。” 據齊先生介紹,他一般有20至30個工作群在討論工作,并且需要及時回復。“僅僅每天看微信的時間大概就有4小時,不僅增加了工作壓力,還延長了工作時間。”
除此以外,溜須拍馬、跨級打小報告等現象,也在某些群中經常發生,這也成為不少人的煩惱。陳東(化名)告訴記者,在開展工作的時候,無法完全按照這份工作或者崗位的要求和原則來單純地開展工作,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被迫需要綜合考慮到領導以及同事客戶的個體感受喜好,導致開展工作困難翻倍,且增加了工作出錯以及破壞自己工作社交圈的概率。
專家剖析
我們如何面對“壓力放大器”?
工作群,想說愛你不容易。專家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如果壓力無法避免,又該如何疏解?
心理學專家:工作群或放大壓力 性格較敏感者易受影響
“這種群會放大工作的壓力,從而使一些比較敏感的人,更難適應這樣的工作狀態。”西南交通大學心理學教授寧維衛稱,對不少白領來說,如果工作沒有做好,會在群里得到及時的反饋,就好像一個壓力放大器,把壓力不適當地放大了。“性格比較敏感、脆弱的人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如果無法消除這種壓力,又該如何疏解?寧維衛認為,要學會找親人、朋友、家人傾訴、交流,找回真實的自我,及時疏解壓力。而對于管理者來說,“不能只看到工作群的便利,更應當考慮員工的心理狀態,關心員工生活。”
管理學專家:提高效率,何妨“精兵簡群”?
西南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卿濤認為,應當將上下班之間的時間界限劃清楚,上班時間認真努力工作,下班時間盡可休息。“下班是員工的權益,下班不處理工作上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她看來,工作群的建立,對于企業來講,可以及時有效地溝通工作,實現管理需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另一方面來講,工作群也讓工作與個人之間沒有了界限,增加了工作時間。
“最好的方法,是屏蔽一部分并不重要的微信群,僅保留比較重要的微信群即可。” 卿濤說,從管理者角度來講,應當減少工作群,提高效率,而不是擠壓員工的休息時間,這對于提升員工對公司的滿意度有幫助。再者,卿濤認為,從觀念上改變也是重重之中,觀念的改變讓企業領導者更加重視員工休息,進而使這樣的工作方式形成習慣,問題自然就解決了。(記者 嚴丹 閆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