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存款利率管理,人民銀行近期向各分支機構及主要金融機構印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
其中提到,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將納入自律管理范圍。這對個人投資者有一定的影響。多位銀行理財經理認為,未來結構性存款的保底收益率和發行規模大概率雙降。
部分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接近4%
結構性存款向來是銀行的攬儲利器。所謂結構性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收益。
采訪過程中,多家銀行理財經理向記者推薦了結構性存款,部分產品的保底收益接近4%。
“儲蓄類產品我們主推的還是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中短期對接結構性存款,長期對接大額存單。”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說。
結構性存款保本,享受存款保險,收益展現方式是預期收益而非凈值波動,起購金額比較低,目前短期產品中暫時沒有可替代的產品,因此結構性存款產品較受青睞。
該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了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該產品5萬元起存,投資期限分三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95%。記者翻看了產品信息頁發現,預期收益率為1.5%-3.95%,也沒有明確掛鉤標的。“大概率能拿到最高收益,1.5%的低收益基本不可能觸發。”她表示。
另一家股份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則設置了三層區間,掛鉤黃金看漲,預期到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35%、3.79%、4.09%。該行理財經理表示,這款產品大概率獲得中間的年化收益率,相當于實際“保底”年化收益率為3.79%。
未來保底收益率大概率下降
本次《通知》中,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范圍。
央行提到:結構性存款收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保底收益率,也就是銀行承諾客戶可以獲得的最低收益率,其性質與一般性存款利率類似;二是掛鉤衍生品產生的收益,取決于衍生品投資情況。但是部分銀行的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明顯高于一般性存款利率,不利于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應予以規范。
“有了這份監管文件,保底收益率走低是肯定的。”某城商行理財經理表示。
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認可這一說法,她表示,大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浮動利率的最低值都要遠超存款基準利率。
“存量的部分仍正常銷售,但是隨著監管趨嚴,未來發行規模數量可能也會受到影響,而保底收益率下行幾乎是必然的事情。”上述理財經理表示。
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通知》中還提到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央行表示由于其違反了《儲蓄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未到期的定期儲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的規定,也應予以規范。
這一要求并非新內容,事實上,去年年底,監管就通過窗口指導,要求各銀行立即停止辦理關于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相關業務,并逐步壓縮該類業務存量。
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銀行大多已經修改了規則,提前支取不再靠檔計息。不過,部分銀行的大額存單轉讓功能,也巧妙地滿足了客戶的資金流動性需求。
申萬宏源分析師馬鯤鵬在研報中指出,此前,在銀行激烈的負債競爭下,以“行權條件失真”“保底收益率普遍在4%以上”為典型特征的“假”結構性存款顯著推升了儲蓄回報中樞,明顯提高銀行負債成本,使得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受阻。
此次央行嚴格約束保底收益率在此前合規、流程監管的基礎上,在收益率這一根本環節規范結構性存款、做實真結構,真正體現結構性存款“保底+或有”的收益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