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通過轉讓股權、增資擴股、合資新設、投資并購等方面引入社會資本超1100億元。”上述數據,來自7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年中視頻會議。本次會議在總結2020年上半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部署安排下半年工作任務。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會上表示,要千方百計奪回疫情造成的損失,力爭絕大多數中央企業效益持續較快增長、力爭中央企業總體效益實現正增長,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的重大沖擊以及國際國內環境的重大變化,中央企業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迎難而上,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并帶動各類市場主體共同發展,充分發揮了國民經濟“壓艙石”和主力軍作用,以實際行動在這場“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上半年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萬億元,同比增長7.2%,僅5月份和6月份,央企完成的固定資產投資就高達4980億元,同比增長17.8%;與此同時,為助力湖北重振,6月3日,中央企業和湖北省共簽訂72個合作項目,總投資額達3277億元;此外,為進一步穩就業,國投、中智公司相繼搭建平臺開展“國聘行動”“中智招聘季”,提供就業崗位超140萬個。整體上看,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招錄413.4萬人,超過去年全年招錄總量。
國資委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3.4萬億元,同比下降7.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4個百分點,收入降幅已連續3個月收窄;累計實現凈利潤4385.5億元,同比下降37.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1.1個百分點,較前5個月收窄12.6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正增長。
“總的來看,上半年中央企業和我國經濟正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蘇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擴散,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將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亦明顯增多,可以說,中央企業的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大壓力。”在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看來,中央企業要進一步適應全球產業鏈重構,并加快結構調整與重組步伐,善于識變求變應變,從被動走向主動,為下一步經濟增長創造新的條件。
此次會議在部署央企下半年工作時,著重強調了七大著力點:一是突出抓好提質增效穩增長,咬緊全年目標任務,全力拓展增長空間;二是突出抓好企業改革落實落地,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為重要抓手,切實提升改革綜合成效;三是突出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集聚各類優秀人才,切實加強協同創新,努力維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四是突出抓好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強化規劃戰略引領作用,突出主業實業優化升級,積極推動重組整合;五是突出抓好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切實防范化解違規投資經營和管理風險;六是突出抓好企業黨的建設;七是突出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以及加大脫貧攻堅工作力度。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方案》)的出臺,標志著國企改革將步入加快落地階段,這也意味著此前國資委提出的‘國有企業改革要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的目標將加快實現。”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預計《方案》會提出較大力度的改革措施,以盡快取得決定性的改革突破。如擴大混改的廣度與深度,在中央企業或地方國企的集團層面加快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調整,加快專業化整合的落地實施,以及進一步推進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等。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雖然《方案》尚未正式落地,但在“未來三年是國有企業改革關鍵時期”的預期下,今年無論是央企還是地方國企,均涌現了多個改革“大動作”。僅從近期來看,天津醫藥集團啟動超百億元集團層面混改項目,山東省一次性公開40個國企混改項目,并宣布其省屬4戶重要國有骨干企業的重組方案;而在央企層面,中國電建集團于7月17日正式對外公布其所屬的十宗混改項目,包括電力、基礎設施、水利水電功能等傳統產業項目,也涵蓋新能源、生態環境等新興產業領域。
李錦表示,隨著后續《方案》的落地,以及深化國企混改實施意見、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意見等多項政策的出臺,預計國有企業的各項改革措施將進入快速推進、實質突破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