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塵不染的車間里,鏡頭由遠及近,聚焦到一臺臺白色外殼的大型充放電機設備上。設備內部的平臺上,機械手正靈活地拎起一排電池,進行充放電測試。
這是《科創中國》節目里的一個畫面。本期主角是位于杭州蕭山的科創板公司杭可科技,一家集銷售、研發、制造、服務為一體鋰電池后端成套生產設備系統集成商。
作為鋰電池生產的后端設備集成商,杭可科技產品的一個重要功效是激活鋰電池,即通過化成工序使電芯具有存儲電的能力,類似于硬盤的格式化。“杭可的優勢是很獨特的。”在掌舵者曹驥的眼里,軍工企業前身的杭可科技,有著過硬的技術研發及零部件自給能力,低調務實厚積薄發的特質,鍛造出了杭可科技獨有的競爭優勢。
回眸曹驥及杭可的發展歷程,恰似充電放電的“激活”過程。1984年創業的曹驥,1998年前后開始研發鋰離子電池后處理設備,在貼身服務日韓高端鋰電池生產商的過程中,激活潛力鍛造能力,成為全球領先的后端成套生產設備系統集成商。
“只要我們自己不犯錯誤,杭可的未來值得期待。”面對方興未艾的鋰電池行業第三輪擴產潮,曹驥成竹在胸。
激活鋰電池
鋰電池的生產線可以分為前端、中端和后端。鋰電池經過物理成型后,需要經過后處理,可充電電池才能達到可使用狀態。
杭可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曹驥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如果將小麥收下來磨成粉的階段稱作前端,做成面團是中端,面包的烘烤就是后端。“我們做的就是‘烤箱’。”他說,這個后處理過程中,其實包含多道工序:比如,化成工序就是激活電芯,使電芯具有存儲電的能力;分容,就是將化成好的電芯按照設計標準進行充放電,以測量電芯的電容量。
“化成激活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工序,它要保持整個電池的一致性,然后又要保證它的安全性,假設鋰電池生產線需要10個億的投資,后端生產線裝備部分會投3.5個億。”曹驥對記者說,杭可在充放電機、內阻測試儀等后處理系統核心設備的研發、生產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和能力,并能提供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涵蓋了計算機軟件、嵌入式控制、精密機械、電力電子、自動化控制以及數據庫系統等諸多專業,是一個大型的定制型系統。后處理是鋰電池出廠前的最后一道關,直接決定電池的成品率和最終品質,進而影響到鋰電池制造商的產品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因此,鋰電池制造商對后處理設備的性能、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非常重視。
依托專業技術、精細化管理和貼身服務,杭可長期為韓國LG、韓國三星、韓國SK、日本索尼(現為日本村田)、寧德新能源、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國內外知名鋰離子電池制造商配套供應各類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設備。
后端設備需要量身定制。按照慣常的模式,杭可按照客戶需求進行產品開發和生產,協助客戶實現既定的生產工藝目標或者技術指標,這個共同開發的周期較長,但一旦磨合到位,就會產生強大的黏性。
令曹驥感到自豪的是,與同類企業相比,杭可后處理設備所需的零部件約80%實現了自給。“由于公司前身是軍工企業,對零部件的管控要求較高,我們就自己研發做零部件。這也是杭可科技整體競爭力的一部分。”
由于產品均為定制化生產,同時在技術水平、可靠性等各方面均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杭可科技一直以來保持較高的主營業務毛利率,過去幾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近40%。
選對科創板
現年68歲的曹驥,創業36載,經歷了鋰電池行業從散亂到集中,從低谷到巔峰的波動周期?;赝麃砺?,他又是怎么與這個行業結緣的呢?
1984年,曹驥創辦杭可儀并擔任廠長,主要從事實驗室用老化篩選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1998年前后,杭可儀開始研發鋰離子電池后處理設備,主要是充放電機。之后,公司相繼研發成功了首臺64通道圓柱鋰電池化成設備、3C軟包512聚合物化成設備等產品。2000年產品首次進入東莞ATL,2001年產品首次進入天津力神,2005年產品首次進入索尼公司,2007年產品首次進入三星,2010年產品首次進入LG,2011年,杭可儀剝離民用鋰電業務,單獨設立了杭可科技。
有了無數的“第一次”后,如今的杭可科技是國內極少數可以整機成套設備出口,并與日本、韓國等主要鋰離子電池生產商緊密合作的后處理設備廠商之一。
2019年7月,公司登陸科創板。
“上市只是起點。”曹驥表示,杭可將借助資本市場的東風,整合資源,通過募投項目的建設擴大產能和提升研發能力,積極開拓市場,以國際化發展為目標,為全球范圍內的鋰電企業提供優質的鋰離子電池后處理設備。
一個小插曲是,在闖關科創板之前,杭可科技曾遞交了主板IPO申請。“聽聞開設科創板之后,我幾乎沒有猶豫,決定轉到科創板來上市。當時,內部還有不少反對的聲音。”曹驥笑著對記者說,讓他堅定“轉板”的原因,是對于科創板定位和前景的認可,“現在回頭看,這個選擇肯定是對的。”
科創板對杭可有何改變?“我們這些老企業家,可能以前一個人說話、決策成了習慣,對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科創板規則有點不適應。我們正在努力改變,利用好科創板平臺,把企業做得更好。”曹驥說,“這也是一種倒逼,要求杭可不犯錯誤,專注主業。”
杭可科技三廠的旁邊,高聳的吊機正隆隆運轉,一幢研發大樓將在此地矗立。“鋰電池生產線的未來應該是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要像瓶裝礦泉水一樣滾動出來,后端設備方面還有很大的數字化、智能化提升空間,研發必須跟上。”曹驥說。
“這么多年,杭可始終與國內外同行密切合作,使企業保持在行業內的技術先進水平,注重人才引進和培養,組建四個研究所、20個項目團隊、400多名研發工程師、200多名專業售后服務人員,具備強大的研發、生產、安裝、售后能力。”曹驥表示。
資料顯示,公司2018年末研發人員共有273名,2019年增加到了344名,研發人員占員工比例提升明顯,且公司2019年研發費用比上一年增長近30%。杭可科技上市后,向100多名員工實施了股權激勵,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每股10元,公司目前最新股價已高達60元。
“一定要讓員工先嘗到甜味?,F在,我們還在招兵買馬,擴充研發人員隊伍!”曹驥說。
搶抓擴產風口
不難理解,后處理設備產業與下游鋰離子電池制造產業深度融合、密不可分,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景氣度休戚相關。
第三方機構最新數據顯示,受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拉動,上半年國內鋰電池產量和出貨量都同比有所增長。與此同時,新老鋰電池企業加大投資,今年1至7月,共有37個動力電池擴產項目。
“鋰電池企業正經歷第三輪擴產潮。”曹驥說,經歷前兩輪擴產后,鋰電池生產企業集中度增強,對上游裝備企業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個顯著的趨勢是,在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良好的投資環境的吸引下,全球主要鋰離子電池生產商以及上游電池材料生產商逐步將生產線向中國轉移。近年,主要企業紛紛加快在中國布局步伐,全球鋰電池產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偏移。
據介紹,2014年以來,全球鋰電池新增投資的近八成集中在中國,韓國三星、韓國LG、韓國SK、日本索尼等跨國企業積極在中國布局鋰離子動力電池。這對于杭可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風口。
此外,隨著鋰電類下游產品的更新換代,電池制造商和后處理系統提供商之間將會更加緊密協作,加快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后處理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從過去的5-8年的更換周期到目前的3-5年的更換周期,以適應于新技術、新工藝。
杭可的產品還配套于韓國三星、LG、日本村田等公司在日本、韓國、東南亞、歐洲等海外工廠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線。2017-2020年間,LG在波蘭的70GWh超級電池公司20多條生產線的整線后處理系統,是杭可科技“出海”的成功案例,給有意在歐美等地建廠的企業提供了樣板。“市場布局方面,在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杭可正實施‘走出去’戰略。”曹驥表示,公司考慮在美國、德國、瑞典、印度等地設立公司,跟隨客戶腳步,持續在國際主要鋰電市場布局,提升全球范圍內的銷售能力。
“鋰電池正處于‘黃金十年’的發展機遇期,會迎來一波大的發展。未來,杭可的后處理設備將反向輸出歐美市場,會有非常大的空間,可能是顛覆性的。我們希望做一個樣板。”曹驥說,“對杭可來說,這么好的機會一定要抓住,把自己打造成全球鋰電設備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