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快遞、配送行業快速興起,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郵政速遞、順豐等快遞企業的員工超過300萬人。然而,快遞配送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從業人員職業保障跟不上等一系列問題。
新興業態中的勞動關系復雜,社會保障程度不高。在快遞配送行業,有傳統招工用工的直營模式,有加盟制網點運營,還有在外賣平臺上網絡注冊、不產生法律意義上直接勞動關系的第三方勞務輸出。“五險一金”參保率普遍不高,“以罰代管”比較普遍,搶時間、求準點導致的交通事故和意外傷害等,都是勞動權益保護方面的突出問題。
公眾對快遞員也存在一些負面印象,快遞小哥中近八成被投訴過。從業員工的社會融入和組織吸納程度普遍較低。“累得下班就想睡覺”的工作壓力,使大部分快遞員無法參與正常的社會交往、體驗必要的休閑娛樂,身在城市卻無法融入城市。
配送過程不夠規范,快遞終端建設滯后??爝f行業的運送工具主要是電動自行車、三輪車、摩托車等,在主城區、重點街道、重點商圈臨時??侩y,進小區、進機關、進高校難。上門投遞家中無人或無法與客戶取得聯系時,只能寄存或再次投遞,增加了工作量。不僅影響消費體驗,還制約了行業良性發展。
快遞配送從業人員面臨的困難,既有進城務工青年的老問題,也有行業監管和企業管理方面的新情況。對此,我建議:
強化勞動保障。建議相關部門盡快研究快遞配送等新業態中的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障問題,規范快遞配送人員的工資標準、合同條款、商業保險、糾紛解決等,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爭議調解仲裁力度。推進快遞配送行業制定合理的參保方案,根據職業環境和行業特性,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險體系,盡快建立城鄉間、地區之間的社會保險轉接平臺,加大意外傷害險的商業彌補。
促進社會認同。建議宣傳、文化部門通過各類媒體,多方位展示快遞小哥的群體風采,選樹愛崗敬業的行業典型,引導公眾尊重、理解、關心這一群體,提高他們的社會融入感和職業自信心。
完善配套設施。建議公安交管部門對快遞配送車輛的車型、載重、制動標準及使用管理進行分類明確、統一規定,制定上路行駛和??繕藴?,逐步淘汰不合格用車。建議城市規劃和管理部門將快遞終端設施納入城市公共服務基本建設范疇,使智能投遞柜等快遞終端設施能和垃圾站、郵政投遞點等一起,在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中統籌考慮,提高現有物流資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