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在這場高規格的集會中,大家在電視直播鏡頭上,多次看到了鐘南山院士和任正非先生同框出現。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的故事和他的家國情懷、南山風骨,在今天已經家喻戶曉,廣為傳播。但是,你知道在國內媒體上,第一家以頭版頭條的重要篇幅介紹鐘南山動人事跡的是哪一家?
正是羊城晚報。
1982年1月11日,羊城晚報以一篇題為《爭氣篇》的報道,首先披露了 鐘南山留學英倫,以自己的勤奮學習贏得了尊重和友誼的故事。圖文并茂,異常感人。
而且,是頭版頭條!是當時一紙風行大江南北的羊城晚報的頭版頭條!
當時的版面
在《爭氣篇》的右上方,是題為“從球賽想到《爭氣》”的頭版時論“街談巷議”專欄文章,作者微音從在運動場上為國爭光的女排拼搏精神,寫到鐘南山在醫學戰線上為國爭氣的拼搏精神。微音在文中呼吁 :大家都來寫《爭氣篇》!
羊城晚報在1982年1月18日——20日的頭版,還連載了鐘南山的赴英進修日記。
鐘南山留學日記
這是《巍巍南山》主編、羊城晚報社副社長李宜航千方百計才獲得的極為珍貴的原版報紙。
這四份38年前的珍貴舊報紙,今天早上送到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鐘惟德教授手里。鐘教授小心翼翼地打開這四份已經泛黃的舊報,激動地說:好珍貴啊!我會轉交給父親的。“感謝羊城晚報和羊城晚報藝術研究院。我們會好好珍藏的。”
鐘南山之子鐘惟德教授
《巍巍南山》前言
李宜航
我們有鐘南山院士。
我們有以鐘南山院士為代表的抗疫英雄、時代先鋒。
赳赳英雄,昂昂先鋒,壯哉壯哉!巍巍南山,振振國士,眾所仰兮!
烈火辨日,大者為棟梁。
鐘南山被國人銘諸心腑,緣于兩場非常大考:一是2003年抗擊“非典”,二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是他——鐘南山,秉良知以負山戴岳,講真話而有勇知方,戰瘟疫更躬蹈矢石……無畏的身影、流淚的眼睛、憂思的面容,他的神情,覆蓋了這個冬春最深的記憶。
柱石之士,譽望所歸。黃鐘大呂,我們都敬鐘南山。
敬他是一位醫生。
敬他是一名知識分子。
敬他是一個大寫的中國人。
敬他許國不復為身謀。
敬他狀如奔馬、聲如雷鼓。
敬他臨難不避、以真為宗。
敬他“上醫醫國”,既是學術權威,又具社會公信,更兼杏林良知。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為國為民,在“高光”,在大風起兮云飛揚,亦在尋常,在幾十年如一日。
鐘南山之為鐘南山,貴在一貫。一貫地有益于人民,一貫地有益于社會,一貫地有益于家國。我們長期報道過這些,如今重讀,就像讀一部奮斗史,一曲正氣歌,一首戰地詩——
1982年1月11日,羊城晚報在頭版頭條刊發本報記者王華基采寫的通訊《爭氣篇》,最早介紹了留學英倫、以勤力和學養贏得尊重的鐘南山。
2013年1月29日,新快報邀請鐘南山擔任“廣州垃圾分類環保形象大使”,錄制公益微電影片頭。他率先鼓與呼: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
2016年11月17日,金羊網專訪鐘南山。他直言不諱:“要像量血壓一樣每年檢測肺功能……要警惕急性突發性傳染病。”
此間,他呼吁監測空氣質量,批評濫用抗生素,質疑過度醫療,建議更新征稅條例……他是醫者,又不僅僅是醫者;他是院士,還更像個戰士;他在逆行,又何嘗不是直行;他在“高光”,也恰若微光的重逢。
此所謂,南山風骨,南山氣格,南山精神。
南山,南山。
于國,聞鼙鼓而思良將。
南山,南山。
于民,喚此精神歲月長。
于國于民,鐘南山都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作為廣東的媒體人,我們有責任更好地呈現這“脊梁”。我們亦深知:珠水浩浩,盛名蕩蕩,輕舟何以過南山?
我們竭力虔心,期望另辟蹊徑——以人文視角,重藝術表達。一,體例以古為新:師效中國重要典籍《論語》《世說新語》《舌華錄》;二,內容以精窺全:從大量文字、圖片、視頻資料中,去蕪存菁,瀝沙求金;三,旨歸以美啟德:選取相當數量的藝術戰“疫”作品,讓“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依然惴惴。我和鐘南山之子鐘惟德相識于青春年少,知交久矣。談及父親,他言必稱“鐘院士”。我想,在他心里,南山一定最巍峨,院士之謂也一定分量重極了。
恐負這南山之重。
期待不負這南山之重。
謝謝您來讀這南山之重。
(作者系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羊城晚報社副社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