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共同發布了《2020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德國、荷蘭和法國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排名前十的國家。其中,全球8個金融科技中心,中國的上海、北京、杭州、深圳位列其中,占據了半壁江山。相關專家表示,我國已成為全球金融科技應用的領跑者之一。
近年來,我國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總額從2014年的11億美元猛增至2018年的205億美元,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雖然對于金融科技等高新技術的發展與爭奪,包括美國、日本、歐盟等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并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方向。但是,憑借著對金融科技的大力扶持,以及傳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給金融科技帶來的彎道超車機會,我國在創新技術的積極應用中不斷上演了對金融科技高地的成功逆襲。
在政策扶持層面,我國對發展金融科技一直持高度支持態度,例如,央行在2017年5月就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2019年8月22日,央行又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 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要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于國際領先水平。
面對近兩年中美貿易摩擦、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挑戰,今年年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更明確提出,要“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致力于構建5G、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科技創新基礎設施體系。而“新基建”的跑步入場,也將成為金融科技發展的堅實基礎,例如5G技術可以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打造超寬帶、高可靠、低時延的平臺,同時“新基建”還將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的深入滲透,為金融科技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此外,我國的金融科技伴隨金融市場的開放還將得到持續發展。今年7月份,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為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按下了“快進鍵”。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金融工作的重要內容,加緊落實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勢在必行。金融服務將無處不在、無微不至,金融科技也將會更緊密地融入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
在具體應用層面,目前我國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創新日益成熟,金融科技生態也正日益形成。一方面,借助技術創新,行業間的合作共享打開服務邊界,風險管理效率提升,金融價值鏈進一步優化,邊際成本降至足夠覆蓋大多數客戶。另一方面,技術之間的邊界不斷削弱,技術創新越來越多地集中在技術交叉和融合地帶,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樣化,金融服務更趨于多場景化和智能化。
以金融科技公司恒昌為例,在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助力下,恒昌在精準獲客、大規模團隊精細化管理等業務相關的環節上銳意進取,將科技的應用效能發揮到最大;同時針對金融服務的升級,建立起完善的智能風控體系。恒昌通過生物識別,從特征提取、驗證用戶身份、判斷個體信用水平、違約風險等各個環節上篩選和分辨,為投資者打造安全的金融“防火墻”。
金融科技與行業場景的深度融合,也正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在疫情的催化下,消費需求不斷提升、消費場景逐漸轉換,恒昌也同步加速了數字化戰略升級能力。以金融科技為驅動力,不斷探索前行,開啟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消費扶貧智能貨柜布局。近期推出的恒生活AT智能貨柜采用了最新的無人零售技術,實現了集人工智能、物聯網和互聯網于一身的功能,實現了“即拿即走、方便快捷”的購物體驗,更滿足了消費者疫情防控期間無接觸式的購物需求,為消費領域開拓了新賽道和新業態空間。
目前,我國的金融科技發展速度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期,我們也將迎來一個以金融科技驅動、多場景、智能化發展的全新時代。作為金融科技行業的探索者, 恒昌在積極推進自身數字化戰略轉型的同時,也將通過不斷創新,為更多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有溫度的金融服務,以更高的技術和服務水平應對金融業進一步開放的全球化變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