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完善高職招生制度,高職擴招100萬人的任務,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2020年、2021年高職擴招200萬,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2020高職繼續擴招是中央抓“六保”、促“六穩”,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的重大發展機遇,也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
依據《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關于做好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2020〕2號)、《廣東省教育廳等八部門(單位)關于進一步做好2020年高職擴招工作的通知》(粵教職函〔2020〕28號)等文件精神,廣東省堅持系統化推進,高質量開展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行動,采用院校自主招生方式,重點開展“1個計劃”和“1個試點”。分別是:面向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企業在職員工等社會人員開展的“社會人員學歷提升計劃”;面向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企業在職員工開展的“現代學徒制試點”。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廣東省教育廳直屬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前身為廣東韶關鋼鐵集團職工大學,始辦于1976年3月,辦學初期校名為韶關鋼鐵廠“七.二一”工人大學;1982年6月,粵北三所冶金職工大學合并為韶鋼職工大學,由韶鋼管理,并遷至曲江區原廣東工業大學舊址辦學; 2000年6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改制為普通高等職業學校;2014年6月,由韶鋼移交廣東省教育廳直屬管理,學院秉承“以人為本、教育創新、依法治校、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弘揚“求索、敬業、務實、創新”的校訓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勵精圖治,于2005年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畢業生近年來總體就業率均在99%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盛世明德教育集團,總部位于深圳市,是綜合性教育集團,現有教職員工1000多人,深耕教育行業,2018年榮獲深圳市教育培訓行業消費維權信用第1名。截止2020年10月,已經培養超10萬名學員進行學歷提升。此外積極參與教育改革,緊跟政策道路,為順利進行高職擴招工作,成立由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高職擴招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和完善高職擴招工作規章制度,堅持“集體議事、集體決策”,科學、周密制定考核及錄取辦法,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確保高職擴招錄取工作有序實施。
據悉11月22日上午9時,盛世明德教育-能匠教學點舉行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2020高職擴招新生開學典禮,盛世明德教育學員學院楊紫林院長、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學院代表和2020高職擴招新生出席典禮,典禮上楊院長與學院代表、學生代表發表講話。
盛世明德教育教育學院楊院長發表題為“不忘初心,學無止境”的新生寄語。首先他代表全院師生員工,對2020年高職擴招學生的如期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祝賀大家開啟“大學時光”。楊院長他在講話中簡要介紹了學院的辦學歷史和發展現狀,尤其高度稱贊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的關鍵時刻,對于同學們能趕上幾十年難遇的高職擴招改革年表示幸運,希望同學們能夠不忘初心,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積極體驗大學生活。
盛世明德明德學院楊紫林院長致辭
理無專在,學無止境。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企業在轉型,人才也在提升,楊院長最后以現實故事為例,強調要順應時代發展,緊跟時代步伐。我們處于多元化發展的21世紀,深耕本職的同時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鐘丹渝同學代表新生新生發言
隨后新生代表鐘丹渝同學代表全體新生發言,她表示,政策擴招全日制的建立點燃了眾多求學者的希望之火,感謝盛世明德-能匠教學點老師,讓她對未來職業生涯充滿信心,以更堅定的步伐在職場道路上拼搏和闖蕩,一步步向成功的道路攀登。她說,2020年我們共同上了一堂課“如何在逆境中成長,怎樣在磨練中奮起”,猝不及防的疫情推動社會的發展,也讓我們快速成長,我們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她希望我們在深圳這片育人的沃土上鋪上屬于我們的萬里前程,創造屬于深圳的燦爛未來,助力屬于中國的錦繡之夢。
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也是素質的培養,重新走入課堂,大家要盡快適應學生身份和社會角色的無縫切換,盡快熟悉教學規章制度,遵守教務、教學管理方面的制度和紀律要求,帶著收獲知識、提高素養、提升工作水平的目標認真學習,順利完成學業。
新生合影留念
教育改革與經濟社會發展建立良性互動機制,才能體現自身存在的價值。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強調,高職院校在進行擴招要實時了解社會的需求、產業的調整等,從而靈活配置教育資源,如果供需不平衡勢必會出現企業招工難、學生就業難的兩難問題。
高職擴招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也是眾多學者的重大機遇,是我國主動順應時代對接社會經濟需求,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打下牢固基礎。深處瞬息萬變的時代,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對于學生而言,順應時代提升競爭,才能不被市場淘汰;對于學校等教育機構而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學生需求為根本,人才供給與社會需求結合,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