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卡羅拉速騰碰撞測試的視頻的朋友們,大家是不是都不敢相信眼睛里看到的,卡羅拉被速騰碾壓的體無完膚,大家會產生這樣的懷疑,明顯是覺得與自己所認識的卡羅拉有區別,才會這樣覺得。
對于吃瓜群眾們的這點小心思,媒體充分GET到了。近期,某汽車視頻節目就讓速騰與卡羅拉這德系與日系兩大王牌車型對擂。節目不是搞什么令人昏昏欲睡的發動機參數對比和配置對比,而是直接讓兩車對撞,速度還不低,兩車對撞時的時速均為64公里/小時。
這樣的名場面,想想都令人激動,誰不想知道到底誰贏?簡單粗暴的碰撞后,根據節目的解讀,卡羅拉在車身結構上的表現要比速騰差一些。因此,節目得出“速騰完勝”的判斷。
但可惜,這一令德系車粉絲們喜大普奔的“里程碑”式對撞測試,在汽車行業專業人士看來,其實有不少疑點,更無法得出“速騰完勝”的結論。
首先,既然要做對比,就要力求公平公正。但這場碰撞測試,節目的立場經不起細究。比如對于速騰比卡羅拉更大也更重,在碰撞測試中占據先天優勢這一點,節目完全沒有介紹,而是含糊地表示兩車重量相近,多次強調兩車條件基本相當。
要知道,速騰的車身尺寸比卡羅拉大了一圈,光長度就有118mm的差距。即便差距沒有A級車和B級車那么明顯,但在碰撞過程中的影響絕對不可以忽視。此外,速騰的整車重量也比卡羅拉重45kg。車速均為64km/h的情況下,質量上的差異會對碰撞產生的能量造成影響。毫無疑問,卡羅拉所承受的碰撞動能比速騰更高。
此外,對于碰撞后車門是否能打開,節目中并未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著。對于速騰,節目中說很容易就打開了,滿是贊賞。對于卡羅拉車門打不開則“耿耿于懷”。殊不知,該配置的卡羅拉并不帶自動落鎖和解鎖功能,在車輛碰撞前,車門鎖或被人為上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碰撞后車門自動解鎖功能雖然有利于碰撞后車外人開門救援,但也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碰撞后車輛處在翻滾狀態下,車門自動解鎖會將車內人員甩出車外,引發更嚴重的傷亡。
其次,對于評價汽車安全這樣高度專業嚴謹的事情,此次對撞測試未免太過簡單草率,甚至有偷換概念之嫌。最核心的一點,汽車安全的核心是保護人而非車輛,而節目卻將車輛受損程度,等同于人員損傷程度,專業上站不住腳。
在往期節目中,為保證碰撞的公正客觀,都會對碰撞前后的各項數據公布于眾。但在14分27秒的節目視頻中,自始至終都在說哪輛車更“耐撞”,哪輛車的結構更完整。的確,在中保研C-IASI測試中,這一衡量標準為“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關乎車輛保有環節的綜合成本。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相對速度為128km/h的碰撞下,對撞車輛基本可以宣告報廢。這時再去討論維修是否顯得多此一舉?不管是C-IASI,還是C-NCAP,每次碰撞測試人們最為關心的點始終都是人員安全,作為面向公眾的專業汽車媒體,卻將重點放在了車輛完整性上,實在令人費解。
如果非要強行解釋一波,車身完整狀態能夠反映車內人員是否安全,倒也合理。不過,不去綜合考量兩車安全理念上的差異,也就沒有體現出碰撞測試的嚴謹程度。一邊是25%加強版本的速騰,一邊是“變形吸能”潰縮設計的卡羅拉,況且碰撞后車身結構差異并不大,又怎么能得出“速騰完勝卡羅拉”的結論?
精明網友一定會對節目視頻所下的結論嗤之以鼻。在朋友圈或短視頻平臺刷到的事故視頻中,時常會有通過對撞后的殘渣來抨擊某品牌安全性,如蘭博基尼撞不過五菱宏光,幾十萬的豪華車型撞不過自主品牌。試問,這樣的短視頻是否公正客觀?
人人都喜歡看這樣慘烈的場面,可這場面的創造者就有些憋屈了,希望大家在吃過的時候,也理性的思考一下,為何會出現如此不對等的實力懸殊,這不過是一場吸引流量的鬧劇罷了,看看就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