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于2021年7月5-7日在武漢舉行。7月7日,綠維文旅董事長林峰博士應邀參加產業融合協同發展分論壇,并以《文旅產業運營引導地產開發》為主題發表演講。林峰博士為大家分享了“用運營賣好文旅地產”的核心觀點邏輯,并從文旅產業綜合評價標準的制定、文旅產業地產的特征及發展模式、文旅產業地產的規劃策劃設計、文旅產業運營以及文旅產業地產運營四大視角進行了深度闡述。
一、如何用運營賣好文旅地產?
第一,文旅地產的構成:包括觀光游樂產品、休閑商業、度假物業、本地物業四部分。首先,觀光游樂產品是主要的吸引核或旅游休閑本身。其次,文旅地產最終是落在房產上,主要包括休閑商業、度假物業和本地物業三類房產。第一類是休閑商業,休閑商業不是傳統商業,也不是生活商業;第二類是度假物業,度假物業是居住形態,但不是本地人居住,而是作為第二居所、第三居所甚至養老居所或度假居所;第三類是本地物業,如華僑城是典型的“本地物業+樂園”的形態。這四類不同的內容除了本地物業之外,其他三類都是關聯在一起的,第一類(觀光游樂產品)是旅游,中間的兩類(休閑商業、度假物業)是關聯結構,最后一類(本地物業)和文旅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核心關系。
第二,文旅運營的目標:旅游的本質是消費搬運。文旅名義上搬運的是人,但從經濟學的本質來看,搬運的核心是通過人實現消費獲得收益,因此實質上是消費能力的搬運。構建吸引力,打造目的地是文旅需要做的事情。因此,文旅運營的基本邏輯結構就是:吸引力大---游客流量大---過夜天數多---消費業態多---度假價值高。
第三,文旅運營的方法:打造好產品、運營流量和消費實現。其中,好產品是前提。
第四,休閑物業銷售:休閑物業銷售和本地物業銷售有很大不同。休閑物業銷售需要運營先行,在運營中才能實現銷售。被動式先造房賣房再運營文旅的模式已經終結。
休閑商業運營:要實現“三化”,即網紅化、體驗化、全業態化。網紅化,主要是通過網紅引爆效應帶來關注量,然后將關注量轉變成粉絲量,如果網紅效應不可持續就不能轉變成粉絲量,自然也就帶動不了粉絲經濟結構;體驗化的方式就是互動式的結構,是人和場景、人和環境等的互動,如當下比較火的劇本殺、沉浸式的體驗方式等。而體驗互動化是休閑商業的基本要點;第三是全業態化,旅游多業態、休閑多業態、生活多業態、度假多業態、康養多業態都在對接,將多個產業結合在一起。
銷售戰略:首先,先控制量,形成游線動線合一,實現休閑商業和旅游活動的一體化結構。其中,文旅地產和休閑商業地產最重要的就是游線和動線的統一。其次,先租后賣,回租運營賣,炒高口岸、形成升值效應,布局梯度產品空間,實現有序出貨,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銷售戰略。區域休閑地產的整合開發不是一個點,不是一個結構,而是系統推進的模式結構,由控制點、控制主要游線、控制關鍵路線,然后形成口岸經濟、街區經濟、最后帶動區域小鎮的結構。有效的控制商業地產的價格梯度實現區劃模式,是文旅運營和地產運營相互連接構建的邏輯主體。
第五,度假物業銷售。度假物業銷售的關鍵在于五大文旅產品及運營。度假物業要直接應對度假產品和度假物業產品之間的對接,主要包含親子、運動、康養、培訓、研學五大類產品。這五大類產品都有針對性的客源,和針對性客源所需求的居住型要求,以居住型要求為主的度假地產無論是公寓、別墅還是酒店形態,都要呼應產業形態,和這些產業形態對接的產品才能夠有效區劃。
第六,本地物業。
二、文旅地產綜合評價標準的編制工作
2019年,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牽頭,委托綠維文旅編制《文旅產業地產綜合評價標準》及相關課題研究工作,有近20余家地產企業及媒體參與,主要原因在于文旅地產沒有標準,造成了不利于獲得政府支持(立項規劃土地價格稅收)、金融扶持,也不利于招商、投資置業、實現消費者消費等。
所以,課題組希望通過編制一套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多樣性以及統一性的標準,來解決這些不利于文旅地產發展的因素,使得文旅地產可以更好地獲得政府的支持、消費者的認可和投資置業,用標準來引導和獲得社會支持。
此次標準主要圍繞文旅綜合體、文旅小鎮兩類區域性開發結構。文旅綜合體主要是建設用地規模在1500畝以內的項目,1500畝以上的歸為文旅小鎮項目。標準主要包括三類評價指標,分別是產業發展評價指標、生活價值評價指標和特色加分項。其中,產業發展評價指標是核心指標,生活價值評價指標是其他產業地產所不具備的指標。
評分標準可以引導文旅產業地產良性發展,形成產業支撐、人氣聚集,消費帶動商業發展。文旅產業地產是以文旅康養體教綜合型休閑商業地產為主體地產,以二居所、三居所、康養居所、養老居所為依托的度假居住地產,加上以一居所為依托的本地化城市地產的相互融合的地產發展結構。
三、文旅產業地產的特征與發展模式
產業地產的本質:產業主導并帶動的區域開發運營
產業地產實際上是把土地開發、房產開發、產業整合、產業運營四個方面的能力融為一體。從產業地產發展初期以二產為主導,到發展中期以2.5產為主導,一直到現階段“一二三產融合+產居融合+產城融合”的新時代,實際上產業地產模式本身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發展。
文旅產業地產發展邏輯:“文旅生產+文旅消費”引導的區域綜合開發,使得房地產基于產業引導的綜合開發結構上形成產業房產、土地開發價值的結構。文旅的生產產業、文旅的消費產業實際上是兩方面,所以文旅產業園區、文旅產業新城、文旅小鎮、文旅綜合體、文旅康養社區/村莊這五種形態,形成了產業引導的區域綜合開發、人口聚集和就地城鎮化的發展,從而實現文旅康養產業與土地房產開發、居住服務、不動產價值與產業價值相結合。因此文旅產業引導下提升的是區域綜合開發價值,文旅產業地產引領的是生活方式未來趨勢。
文旅產業地產的4 大融合特征:
文旅產業地產的本質是“泛文旅產業整合+城市綜合服務”的綜合開發。具有產業融合、產商融合、產城融合、產居融合四大融合特征。
文旅產業地產的3大類型:
基于產業角色和服務功能的不同,形成三大文旅地產類型:以生產場所為主的生產型文旅地產,如如文創廠房、文創SOHO、文創/教育/體育園區;以文旅服務為主的體驗場所型文旅地產,如文旅休閑項目/商街、文旅消費商場、文旅綜合體驗場所等;以產居結合為主的住宿消費型文旅地產如文旅相關賓館/酒店、養老度假地產、鄉村康養度假村等。
文旅產業地產的5大核心要素:
包括特色化的文旅產品、可經營/銷售的地產產品、完善的配套體系、品牌IP、軟性服務體系5大類。
文旅產業地產的4 大發展要求:
1、以文旅為體,以地產為用
2、文旅產品運營及服務是關鍵
3、功能具有集合性
4、在居住層面注重生活方式的營造
四、文旅產業地產的策劃規劃設計
文旅產業地產有四大設計思路,第一是文旅產業引領,第二是休閑度假聚集,第三是品質生活方式,第四是獨特地產品牌。這四個角度是進行文旅產業規劃策劃設計的前提和思路。圍繞這四個角度進行整合,從產業整合來說,核心是文旅,但是涉及到的產業非常多,從配套的交通、餐飲、娛樂、游樂到延伸的文化創意、會議會展、康療、農業、林業、漁業、食品加工業等多樣化產業復合的產業架構。在這個復合產業架構下,休閑商業聚集、休閑娛樂聚集、休閑運動聚集、文化創意聚集和度假聚集這五大聚集實際上是有效帶動結構的關鍵。
五、文旅產業運營與文旅產業地產運營
文旅運營的水平決定了地產運營的模式。培育文旅運營水平是每一個文旅地產企業必須要做的事情。其中,核心的問題是出售型物業和持有型物業之間的關系。持有物業越大,對文旅地產來說質押資金就越大,但持續性經營能力會越強。資金回籠速度和經營持續價值之間會形成一個平衡結構,這一平衡結構很難把控,完全取決于文旅產業的運營能力,而非地產的運營能力。運營架構包括自營及其他模式,自營能力需要培育,外部運營能力需要導入。自營模式包括持有物業自營和出售物業自營,對于持有物業來說,除自營模式外,還可通過合資、合作和出租等模式,出售物業除回租自營模式外還可通過回租第三方托管、統一管理業主經營的模式。
對于地產銷售來說,包括傳統銷售和非傳統銷售。非傳統銷售,是以運營能力構建變相銷售模式,包括會員卡模式、會員制模式、共享產權模式、產權酒店模式、共享時權模式、時權交換模式和客棧群模式。
綠維文旅多年來聚焦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領域,以“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為理念,開發運營策劃為前提,規劃設計為核心,通過頂層設計(研究+策劃+規劃+設計)、“F+EPC+O”落地運營服務模式(開發+建造+招商投融資+運營+培訓+智慧化)進行全產業鏈的整合,打造泛旅游開發運營服務平臺,為文化、旅游、大健康、體育、農業、教育、房地產等區域綜合開發運營及項目落地建設提供全鏈全程孵化服務。
其中,綠維文旅一直致力于文旅產業創新資源的導入,包括新業態、新產品、新IP、新技術、新方法、新商業模式。這些內容的導入對于地產企業來說都很重要,其中網紅化、親子化、夜游項目、專項特色綜合體這四類導入是泛文旅地產需求的重點,對于帶動流量、帶動地產聚化、有效形成持續性有很大價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