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進博會展期已經過半,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也成為全球聚焦中國、觀察中國、投資中國的一個“窗口”,我國的營商環境與首屆相比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在今年的進博會上,來自匯豐和畢馬威的兩份報告向外界給出了答案。
11月6日,匯豐(中國)發布了專為第四屆進博會特別定制的《海外企業看中國2021:“雙碳”開啟新機遇》(下稱報告)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已開始產生積極影響,近八成(76%)的受訪海外企業一致認為,中國的綠色低碳轉型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海外看好中國“雙碳”目標的實施帶來的業務機遇,超過一半受訪企業正計劃為中國市場提供更環保、更具可持續性的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調查由匯豐委托 FTI Consulting于今年9月進行, 共訪問了全球2174 家目前已經或未來有計劃與中國開展業務往來的企業。調查涵蓋 10 個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英國、法國、德國、阿聯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澳大利亞。
而在11月7日,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則在進博局展臺全球首發“營商環境智能評價跟蹤系統”。據悉,該營商環境智能評價跟蹤系統以“優化輔導服務+5大平臺功能”為服務思路,進一步賦能國家營商環境優化工作。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場深刻的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是一項基礎性、系統性工程,打通梗阻、暢通循環需要不斷創新、持續發力。我們發布的系統是政府機構收集、分析和監控區域營商關鍵指標的軟件產品。它基于調查問卷,允許用戶同時上傳支持文檔。同時,它提供了一個在線平臺,以驗證收集到的信息、標記更改、執行某些分析并輸出可視化的分析結果。該平臺可供政府管理員用于全套業務環境跟蹤或單項分析,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畢馬威(中國)副主席楊潔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外企“加碼”中國投資
近九成受訪企業預計對中國的出口和銷售將實現增長;近六成企業正拓展或計劃拓展中國供應鏈布局;超過九成企業看好數字化帶來的業務前景……毫無疑問,上述報告讓業界振奮,也是第三方獨立發布的對于我國依然是全球投資“熱土”的客觀表述。
在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行政總裁王云峰看來,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尚未企穩、貿易投資仍存挑戰的當下,中國市場繼續被海外企業看好并堅定加碼。近九成(87%)受訪企業預計未來一年對中國的出口和銷售將實現增長,近六成(59%)企業正在拓展或計劃明年拓展其在中國的供應鏈布局,并且大多數受訪的制造企業仍將中國視為亞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在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尚不明朗、增長動能不足的背景下,中國推進‘雙碳’戰略的堅定步伐為受到疫情沖擊的國際貿易投資創造了新的增長動力,并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我們的調查發現,很多海外企業將中國視為一個擁有經濟增長前景、技術創新文化以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市場,他們正通過進博會等多種渠道參與中國的經濟轉型與綠色發展。展望未來,盡管全球經濟環境仍存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推動以中國為中心的業務增長和開展投資布局,必將繼續為海外企業創造價值。”王云峰受訪時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熱議零碳轉型的當下,這份報告顯示海外企業對中國的“雙碳”行動尤其期待,86%的海外企業表示中國的“雙碳”目標將為市場增長和創新帶來重要機遇。
具體到行業,可再生能源(39%)、電動汽車(38%)和節能產品(35%)的增長潛力最為海外企業所看好,并且他們計劃投資的領域也以這幾大行業為主。同時,他們已開始采取行動,積極參與中國的“雙碳”進程,超半數(52%)受訪企業正計劃為中國市場提供更環保、更具可持續性的產品,他們還計劃推動中國業務的綠色低碳運營(42%)、或是提升生產設施和辦公樓宇的節能減排(41%)。中國消費者在這方面的變化也引起了海外企業的關注,超九成受訪海外企業認為過去五年中國消費者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得到了增強,超過三分之一(37%)認為綠色低碳消費是疫情之后中國消費趨勢的一個重大變化。
而除了“雙碳”機遇外,中國市場整體的增長潛力也在推動海外企業持續加碼。超過一半(52%)的海外企業正于今年或計劃明年在中國市場開展并購活動,超過六成(61%)表示未來一年中計劃將逾10%的營業利潤用于投資中國市場。歐洲與亞洲企業尤其看好中國市場。作為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之一,歐洲的企業對中國市場保持信心。約三成受訪英國、法國和德國企業表示正計劃明年增加對中國的出口;分別有34%的法國和德國企業表示未來一年有計劃在中國開展并購活動。
營商環境智能評價跟蹤系統首亮進博會
如果說匯豐的報告顯示了當下海外企業對于我國投資的興趣依然居高不下,那么11月7日畢馬威在全球首次發布的“營商環境智能評價跟蹤系統”則讓外界都關注到,我國在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方面的不遺余力。
記者也了解到,早在2019年10月22日,國務院第722號令公布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下稱“《條例》”),這是我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頒布施行的第一部專門行政法規,是我國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的重大突破,為全世界優化營商提供中國經驗。
在畢馬威(中國)政府與基建戰略咨詢合伙人劉明看來,營商環境是企業及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能涉及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場深刻的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是一項基礎性、系統性工程,打通梗阻、暢通循環需要不斷創新、持續發力。
“《條例》把近年來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大量行之有效的政策、經驗、做法上升到法規制度層面,能進一步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全社會營造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提振市場主體信心,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畢馬威以《條例》為主導,以優化輔導服務+5大平臺功能為服務思路,打造了營商環境智能評價跟蹤系統,并在進博會上隆重發布。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隨著經濟社會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營商環境的發展將從初步的信息化,發展演變為數字化、智慧化,這是數字經濟時代給營商環境優化帶來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劉明在當日受訪時表示。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這套系統是畢馬威營商環境服務團隊對全國營商環境改革進程、趨勢、成果的長期觀察與深入洞察,建設成熟的系統平臺工具,具備豐富的監測分析和優化輔導實操經驗,通過“監測、反饋、輔導、優化”相輔相成的互動式、閉環式解決方案,助力各地營造服務便利、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企業滿意、社會認可、生態優化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畢馬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服務以監測分析和優化輔導為“雙主線”,貫穿服務全生命周期,同時結合成熟的平臺工具,為優化工作進一步賦能。
“在此背景下,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加快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通過政府有為帶動市場有效、企業有利、百姓受益,進而推動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變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各地高度重視借助數字化、智慧化技術優化營商環境。‘十四五’規劃也提出要加強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建設,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由此可見,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大勢不改,政府數字化轉型正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楊潔受訪時樂觀展望。(華夏時報記者 胡金華 上海攝影報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