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聽見古晉的聲音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幾更時萬古千秋”
你知道這些詩句反映的是什么嗎?
沒錯,就是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
說到中國戲曲,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山西
運城發現的漢代彩陶百戲樓模型
樓中歌舞雜技動態依稀可辨
可以說是晉南地區歌舞百戲藝術的縮影
元代,山西地區的元雜劇作家更是層出不窮
元曲四大家之中的白樸、鄭光祖便是山西人
因此,山西被譽為“中國戲曲的搖籃”,可真不是浪得虛名
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一些與戲曲密切相關的實物
來感受山西悠久燦爛的戲曲文化
來傾聽古晉大地的歷史回音
1.牛王廟戲臺
元·臨汾市
戲曲與戲臺,就如同如今的電影與電影院、交響樂與音樂廳的關系。戲臺,便是中國獨有的劇場表演建筑樣式。三晉大地的古戲臺大多位于祠廟中,戲臺坐南朝北,臺口一般面向正殿,中間的空地便是百姓觀看的地方,可以說是兼具祀神和娛人的功能。
隨著戲曲藝術的繁盛發展,清末民初的山西,幾乎達到了“村村有廟,廟廟有臺”的程度,這意味著山西戲曲已深深融入了民眾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存的金元戲臺大概10余座,全在山西境內,其他地方已經無跡可尋;明代的戲臺至少有二十余座,清代的則是數不勝數了。
牛王廟戲臺,便是如今為數不多的一座元代戲臺,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它建在山西臨汾縣魏村的牛王廟內,牛王也就是牛神,民間認為他是耕牛的保護神,于是建廟立祠祭祀這位神靈。
牛王廟戲臺有前后臺之分,這與我們現在的舞臺功能分區很接近,也就是前臺為表演區,后臺為化妝準備區。前后臺之間用幔布隔離,其余三面是敞開的,觀眾在正面及兩側均可以觀賞戲曲,這是早期戲臺的固有形式。
這座戲臺建造時正處于元雜劇的發展繁榮期,凝視這座聳立的戲臺,不難想象當時當年人聲鼎沸觀看雜劇表演的熱鬧場景。
2.戲臺及雜劇俑
金·山西博物院
上面介紹的牛王廟戲臺是現實生活中人民熱愛戲曲的反映,接下來要聊的這件文物,可以說是在喪葬習俗中反映出了戲曲的繁盛。
1959年1月,山西考古工作者在侯馬發掘了一座金大安二年(1210)的墓葬,墓室結構精巧,裝飾精美華麗。有趣的是,在墓室后壁的上部,用磚砌出了一座長77厘米、高105厘米的小型戲臺,戲臺為單檐歇山頂,兩根八角形小矮柱上承臺面,十分精巧。更引人遐思的是,這座磚雕戲臺上還并列站立著五個彩色的雜劇俑!
雜劇俑高約20-22厘米,從左到右分別是裝孤、副末、末泥、裝旦和副凈五個角色,裝孤扮演的是官員的角色;副末和副凈是一對相互配合、營造喜劇效果的角色,裝扮和動作都十分的滑稽;末泥是戲曲的主演,位置在最中間,作出舞蹈的狀態,生動且真實地再現了金代戲臺上雜劇演出的場景。
古人的喪葬觀念講究“事死如事生”,生前所擁有、享受的,死后到了地下世界也不能少,由此,在地下的墓室中出現磚雕戲臺及雜劇俑,也就可想而知了。
3.孝義皮影
清·孝義皮影木偶藝術館
“三尺生絹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這句俗語,可謂是道出了皮影戲的最大特點,在演出時,手藝人會操縱由驢皮或牛羊皮制成的“影人”表演,再以燈光透射到白幕布上,隨著動作的起伏,配以人物念白和唱腔及樂器伴奏,是一種“形聲并茂”的特殊戲劇形式,可以說是集繪畫、雕刻、音樂、歌唱、表演于一體。
山西的孝義皮影,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義市而得名,明清時期發展最為鼎盛。孝義皮影主要有兩種形式——皮腔和碗碗腔,前者是孝義本土形成的演出樣式;后者則是由陜西傳入,與本地皮腔藝術相融合,清中后期發展成型。
“過節聽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開年看幾眼紗窗戲,一年和老婆不生氣”等俗語,便是孝義皮影戲深受百姓喜愛的真實反映。不難想象,夜晚男女老少齊聚在一起觀看皮影戲的熱鬧場面,正如孝義歌謠所唱的那般“五尺紗窗燈一盞,七緊八慢戲一班。喔呵呵呵一聲喊,老人哈哈孩童歡”。
到了現代,孝義皮影遭遇了很大困境:演出市場微縮,從藝者也越來越少,呈現出衰微的態勢。但是,在博物館中,孝義皮影可以說是得到了新的弘揚與展示,孝義皮影木偶藝術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收藏、研究皮影木偶藝術的專題博物館,它始建于1988年,館藏文物大多數是民間搜集而來,并且搶救性地保護、收藏了一大批明清時期的皮影和相關文物?,F存最早的與孝義皮腔有關的實物,如今便保存在博物館中,是一份明嘉靖二年(1523)“慶成園”戲單。
除了以上介紹的內容之外,三晉大地上還有許多與戲曲有關的物質遺存,它們靜默無聲,靜靜等待著人們去了解,若側耳傾聽,仿佛有古老的回聲縈繞。
以文字的力量賦能山西文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攜手耳朵里的的博物館,講述100件文物背后的山西故事,與你一起走進山西的一角一落,體會千年文明的一呼一吸,感受山西濃厚的風土人情。
參考:
挑簽弄影說戲人——孝義皮影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梁全民口述訪談
關于孝義皮影戲的調查
山西省博物院官網